我是師大臺史所的碩士畢業生,看到有歷史所的學生回文,覺得可以來平衡報導一下。
首先,你如果有志於研究日治時期臺灣史,師大臺史所可以說是首選吧!
如果你對教育史、女性史有興趣,許佩賢老師是你的最佳解。
如果你喜歡宗教史、文化史,那麼蔡錦堂老師絕對是最好的!
尤其在臺北高校相關的研究與日治時期的宗教這兩塊,蔡老師是權威中的權威啊。
如果你對醫學史和社會文化史有興趣,范燕秋老師會是你的好朋友。
還有政治史,如果你熱愛臺獨運動,對海外臺灣人的付出有興趣,陳佳宏老師適合你!
此外,外聘的老師們也都是首選。
喜歡原住民史,你有詹素娟老師;喜歡海洋史,你有翁佳音老師、陳宗仁老師;
喜歡經濟史,林文凱老師的課你絕對不要錯過。當然如果你要上溯荷治下至戰後,
又或是你對地方的發展很有興趣,那麼張素玢老師和陳志豪老師都非常有料,
不管是文獻解讀、實地踏查,課程的充實度與收穫一定讓你滿意。
更不要提老師們用盡人脈請來的客座教授,像是去年我們邀請了駒込武教授,
他的大作實在是學日治臺灣史必讀!做學問的態度和方法也是超值得學習!
至於同學程度這件事情,我認為都讀到研究所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和一定程度。
和歷史系相比,臺史所的學生或許並非都是本科系出身(就沒有臺史系啊......)
但是由於同學來自各方,各自關注的題目有所不同,討論激盪也能提醒思考的多種面向。
很多時候,來自別的科系但是對他自己的研究主題懷抱熱情的人,表現也非常優秀。
更因為不同的科系,有時候能夠互相看出研究的盲點,這一點我認為也很可貴。
對了,你若是有志於教甄,近年臺史所學生生考上正式教師的也不少喔!
話說回來,我是覺得能和同學切磋很好,但有時也無法盡如人意,有很多限制。
所以我總覺得去論斷同學程度的如何如何是不太厚道......
畢竟讀到了研究所,每個人各有所愛,做論文研究大部分還是要靠自己多多努力。
我是認為還是把自己的英文、日文程度提升上來比較重要。尤其是日文的部分。
若能夠在碩一或是大學的時候就把日文搞好,對你日後的研究會非常有幫助。
另外,我是沒有在暑假修過課啦...所以我也不懂上面說的是怎麼一回事。
至於畢業這件事情,所謂「臺史所比較簡單」還真是謬論.....
與其說比較簡單,不如說我們的同學夠拚吧!我有同學是兩年半畢業,
而且論文拿到國立臺灣圖書館的臺灣研究論文獎,那就可以證明他的論文優秀,
絕對不是輕輕鬆鬆的就混過去拿到的文憑!
(我自己的話,花了四年半XD 但是我是一邊在學校教書,一邊念研究所啦orz)
講真的,要說畢業到底輕不輕鬆,要花多久,實在也是看個人。
我想這也不只是臺史所是這樣,不管哪一個研究所都是吧!
就像是各系所都有課程地圖,但是學生怎麼選課、怎麼讀書,都是學生自己決定的...
以下沒有勸世,只有宣傳XD
學弟啊,你若對臺史所有興趣,來吧!
臺史所不只在乎學術研究的精進,也很努力幫學生尋找就業的各種出路。
所以非常積極培訓學生的能力,我自己四年半台史所,真的受益良多。
帶著這些能力,回到學校可以去設計108課綱的教學,能有創意、活化且可行的思考。
到了業界,要簡報有簡報,要資訊能力有資訊能力,也很能配合業界的需求。
而如果要繼續進行學術研究,讀完臺史所再去歷史所續攤讀博士也是很棒的喔!
無論如何,歡迎報考師大臺史所!
※ 引述《waes9872 (fu19980908)》之銘言:
: 大家好
: 小弟目前大三、今年九月即將推甄
: 研究方向為日治時期的台灣史
: 第一志願是台師大
: 可是發現有歷史所與臺史所
: 本來很單純想說做台灣史應該是臺史所
: 但是問過一些教授看法或是評價
: 發現都比較推薦歷史所
: 師資的部分、畢業論文有先看過
: 疑慮1:
: 有點擔心如果是做台灣史,結果面試歷史所的時候被打槍之類的
: 疑慮2:
: 另外有些人說臺史所比較好畢業,可是我在網路上沒找到確切的資料,我想不管怎樣文科都
: 是至少三年吧?不太可能臺史所就兩年吧?
: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