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Ac (深淵戰士)
2021-06-23 18:41:42我的大三生活也快結束了,這一個暑假大概得準備推甄資料
這幾周跟一些有推甄過的學長、教授都有聊到這個問題
「究竟除了成績外,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幫助推甄」
但是歧異度有點高。
教授的話很官腔,表示成績只是敲門磚
除了成績以外的東西也有加分的可能。
有推甄過的學長就滿直白的
直接表明除開暗黑因素,只有成績最重要。
我是比較偏向後者講的啦
因為我看到這兩年備上112電子乙、正取112資工的朋友
其實都沒有專題、實習成果的樣子,唯一的共同點是成績很好
但這是否代表諸如實習經歷、大專生計劃、期刊論文都沒有幫助?
有沒有人有經驗分享的?
上次找過教授寫推薦信 他一半寫成績 一半問我個人特質然後要用實際案例證明(參加過什麼) 我猜可能是看重這些(?)
簡單來說 看當年評委喜歡看什麼所以有什麼附什麼是最安全的作法像交大某些所就很喜歡收有做專題的打聽了一下 正取幾乎都是有做專題的
作者:
pupss9316623 (wwwwwwwwwwwwwwwwwwwwwww)
2021-06-23 19:22:00同校 電資院不清楚大草坪系 成績前20%還是30%+必須有專題之前跟一個大草坪系老師聊天 他說大草坪系有一年有個第一名的學生,但沒做專題,系上老師們推甄把他刷掉 結果那個大草坪系第一名推去西門系
作者:
pupss9316623 (wwwwwwwwwwwwwwwwwwwwwww)
2021-06-23 19:36:00有木有米 酒足飯飽
作者:
ht91008 (色情狂)
2021-06-23 19:52:00( *・ω・) ╰ひ╯剪刀
作者:
s567101 (anson)
2021-06-23 20:23:00要推什麼系
作者:
AHEAD099 (AHEAD)
2021-06-23 20:51:00性別
作者: whitecut 2021-06-23 21:10:00
沒有 就是成績 不然就是暗黑招數看有沒有教授要保你
作者: dazip8959 (NCTU蕭) 2021-06-23 21:44:00
請問實習經驗會有幫助嗎
西門是材料吧 大草坪係太多了 不過聽說化學系一定要專題 在大學部的課教授就會說的樣子
作者:
aa871220 (TMVP_Yueko)
2021-06-23 23:11:00電信丙 我同學外校3X%推上 但有做專題就是了
期刊也是有幫助的 我學長一篇期刊一篇會議論文非四大50%上台大 給參考
作者:
wpra (饒舌天子)
2021-06-23 23:53:00通訊應該成績>>all除非專題做了什麼很猛的東西啊但成大電通聽說教授蠻在意面試表現的
作者: rsps469414 2021-06-23 23:56:00
借串問個112電子甲也是只看成績嗎?
但也有老師認為成績和研究能力並無太大關係 本文是討論除了成績以外的因素 但只有成績放諸四海皆准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個一定有效的額外條件 那還真沒有至於期刊究竟好不好 只要是IEEE ACM等知名 有發過有經驗的一般來說都不會被刁難 我成績不好也非四大但也是靠期刊和作品上台交清電資
作者:
WTF1111 (BBS少看為妙)
2021-06-24 00:28:00你發一作跟四五六作就不是同一個狀況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如果是自己的東西當然是一作 如果是五六作這種用蹭的可能就真的沒用
作者:
afking (掛網中)
2021-06-24 01:44:00你經歷真的很猛當然可以壓過成績
作者: sam90205 (虫虫) 2021-06-24 02:53:00
臉 性別 你爸媽是誰 多多少少都有幫助吧
發表相關領域的Q1 SCI記得要ㄧ作、通訊、或除教授外ㄧ作Citation破百 推哪隨便上基本上是ㄧ作又破百cite 沒人敢說你說蹭到的
作者:
aaaa8444 (SeluLucia)
2021-06-24 05:48:00我自己的經驗是期刊&會議論文>>題目(研究計劃)>會議>>>>>成績。但要注意如果對發表的內容不熟不如不放(掛名),因為教授肯定會問被問倒是反效果。契合的題目反而是最重要的,站在指導者的立場想他肯定比較青睞有自我研究方向的人,而不是你進來我還要幫你想題目的人。找個你有興趣並已經研究過的領域,寫一篇像申請科技部計劃的計畫書可以壓過成績。成績會重要是因為大家都一樣,所以只能看成積久了就變成成績>all的傳統了。但其實教授想知道的是你有沒有研究的潛力。仔細想想碩博的本質是師徒制,你的研究能不能引起教授興趣才是重點。如果沒有題目也可以找個你有興趣的領域寫一篇review,證明你對該領域是有足夠的了解跟熱誠。這些才是推甄教授想看的東西。在一個實驗室最佳的指導關係是你有獨立進行研究能力,教授對你研究內容的了解只有3成。彼此互相探索才叫研究。看過很多成績很好的進去還是教授說一步做一步本身對研究內容沒什麼想法,這樣就只是工具人而已教授的負擔會很大。當然也見過滿足研究能力跟成績的神人,這樣的人做的都是最前沿的題目未來是走純學術的。研究的本質上是探索未知的東西不是吸收既有的知識,對於教授來說本身也是新的東西。能夠拿出有研究價值的東西基本上都會上。甚至教授還會搶你。我一個故人去面博士連不是口委的教授只是在系辦路過看了書審而已就寫信來要他。
作者:
NTUmaki (西木野真姬)
2021-06-24 08:27:00成績、校名、國際級競賽
校名和成績決定70-80% 其他的 英文好絕對大加分有實質的研究經驗 也是大加分 其他真的沒有太大幫助社團活動那些 除非你能跟該研究所的專長有連結否則幫助真的很有限 以上是審查者角度的分享 其實跟大家想的都差不多補充一下 其他的 你都要想一下跟你報考的研究所有沒有關係 有關係的才有加分的可能 沒有的 列一大堆大多時候都沒任何幫助 還可能扣分 像有些人把高中以前的得的一些大小獎項也都拿來放 ......如果是很有相關就算了 大多數都是濫竽充數
作者: yoyoyoyoman (肥宅) 2021-06-24 09:34:00
性別正確性別正確找工作也是
作者: andy5656 (andyandy) 2021-06-24 09:59:00
你有一篇一作top conference/journal 絕對有幫助
作者: arcc 2021-06-24 11:22:00
整體熊庹吧
作者:
cwttt (cwt)
2021-06-24 11:54:00學校也很重要 私立後段的書卷也是ㄎㄎ
作者:
ppptofff (血量精算師)
2021-06-24 12:09:00背景ㄚ
作者:
mtyk10100 (mtyk10100)
2021-06-24 15:02:00關係
作者:
bill403777 (squatting corner)
2021-06-24 16:51:000爸爸
作者: lalamin (lala妘) 2021-06-24 18:01:00
英文
作者:
thr3ee (亞澤蛙 妮可)
2021-06-24 18:59:00我發一篇文回你了 可以參考看看 :)
作者:
Rylix (星流)
2021-06-24 19:31:00性別
專題做得好也行 朋友國立中段電校排70%也是推上台大電但他發了兩篇IEEE conference
作者: silence8925 (Jing) 2021-06-25 00:29:00
實習 社團活動 比賽
作者: Informatik 2021-06-25 04:05:00
肝指數
作者:
goshfju (Cola)
2021-06-25 07:59:00性別外表校名基本上你面試前,會不會收你已經決定了,除非面試表現真的太極端
作者:
HotDogCC (0.38別騙)
2021-06-25 15:22:00你在推甄的時候會有一張表那個大概就是你書審的成績社團經歷確實會加分 因為大家書審分數都很近 所以那一點點分數可能就是你能不能進到二階段的差別然後專題跟實務經驗會在你面試的時候比重多一點 東西做得好不好是其次 講得好比較重要
作者:
ymiexd (羊咩咩)
2021-06-25 16:53:00通信的話 還是成績跟性別吧
作者: syeven143818 2021-06-25 17:15:00
台灣基本上就是gpa決勝負 不然哪來那麼多刷分仔
作者: daynightrain 2021-06-25 18:06:00
性別
作者:
Aradin (阿拉丁)
2021-06-26 13:29:00學校加排名>>其他
作者: chunyo0229 (甲濕丁必勃) 2021-06-27 12:03:00
校名 成績 性別
作者:
nckuff (nckuff)
2021-06-27 17:03:00個人經驗 交大:專題+成績 成大:SOP 台大:唯一成績
作者:
deerlight (deerlight)
2021-06-29 23:55:00推薦信
作者:
chinij88 (chini666)
2021-07-05 18:07:00只看成績/論文,台大電子教授說的基本上90%成績(含校名),論文只是加分沒有校名和成績,論文不夠讓你跨越一堆障礙
作者: r06943137 (衝浪柯P) 2021-07-13 12:56:00
ISSCC第一作者
有些碩士班獎學金只有拿過大專生計畫才可以申請另外,期刊論文要第一作者才比較有用
其實你會發現所有的項目裡面最好努的就是成績,能發出好paper 的人成績只是要不要念而已,成績好自然推薦信不會差。然後課外表現大家都知道跟進來後的研究沒關係,就別想太多了。你以教授的角度來想,如何確保收一個學生進來會認真甚至是做出好研究?能發過 paper 證明自己最好,再其次成績好至少表示以前認真、基本能力不會太差。課本來每個學生都要修,要以其他方式證明你有能力都要花更多額外的精神。至於有的人說 paper 有用有的說沒用,是因為不同等級的 paper 發表難度差很多,第幾作者也差很大。如果能在 top conference 發表一作的人,要說成績不好其實也不太可能。畢竟研究是自己主動讀、做實驗才有,讀到好成績只需要被動接受知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