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受到很多人的幫助,希望自己的經驗能夠幫助到更多人,
也算是這一年學習過程中的反思與回顧。
一. 背景
臺大外文系畢業,已經工作約四年,在學時有旁聽過一年的微積分甲、修過工管系一學
期的線性代數(蘇柏青老師)、會計系一年的統計學(陳郁蕙老師)。修完統計學後對於這方
面還蠻有興趣的,只是當時沒有確定想念哪方面的研究所,所以畢業後選擇先去工作,職
務都以行政職為主,第二份行政職做了一年後覺得可以告一個段落了,也想要回來進修充
電,所以決定辭職準備考試,考慮到自己是跨考生,就直接選擇報名補習班,跟著老師的
腳步來準備考試。
二. 成績
依照考試日期先後排列,因為今年學校考試日期都不衝突,所以一共報名九所學校,提供
門檻給大家參考,也歡迎板友補充消息。
中山 基數77 機統79 (正取,門檻150分、備取門檻100分)
清大 落榜(門檻163分)
政大 基數55 數統57 統方80 英文86(正取,門檻252分、備取門檻220分)
臺大 基數85 數統81 英文80 (進面試後落榜,面試門檻為筆試164.8分,最後正取門檻為
186.5分)
P.S. 臺大總分算法為(英文*10%+基數+數統)*50%+(面試總分*210/100)*50%。
交大 基數50 機率92 統計80 (進面試後正取,門檻還不知道)
成大 落榜(正取門檻為平均73.17分、備取門檻為平均61.33分)
P.S. 成大總分及門檻均為加權平均,算法為 (基數+數理統計+統計學*1.5)÷3。
中央 基數90 數統47 (備取,門檻為130分)
中興 基數58 統計90 (備取,門檻為122分)
北大 基數80 數統58 統計60 (正取,門檻180分、備取門檻119分)
三. 老師選擇及書單
老師選擇
報名的時候行政人員會建議統研所的師資,每一位老師都可以試聽30分鐘的數位課程,
要好好利用這個機會聽一聽各個老師的課程內容,再參考網路上的建議選擇老師。我微積
分是選擇梁修老師、線代是林緯老師、統計學以及機率數統是郭明慶老師,底下簡單講一
下老師的上課方式。
梁修老師:老師正課是用自編的四本講義上課,每一小節會有例題,有的是要跟著老師抄
過程,有的是老師會提供詳解,每一小節最後會有習題,也都有詳解。老師認為題目是作
不完的,所以講義的內容在精而不在多,希望我們至少要把講義的題目都作過一輪。題庫
班的講義則是兩本,編排就不會按照正課的順序,而是按照考型來分,例如求極限這個考
型就會包含後面的羅畢達法則,內容的話一樣是範例和習題。老師會有Line群組可以問問
題,只是我不曉得雲端生有沒有辦法加入就是了。
林緯老師:老師正課是用兩本課本(書店買得到),課本內容的範例就是各研究所的考題
,上課時會挑範例講解,老師上課有自己的順序,所以有的時候不會完全按照課本編排,
我自己是能跟得上。課本內也編有習題,一樣是各研究所的考題。題庫班時會有兩本講義
,編排方式就是重點整理和範例,因為範例很多,老師不會每題都講解,不過每一題都有
詳解可以參考就是了。老師的解題管道是FB粉絲專頁,會把勘誤表放在上面,如果有需要
也可以私訊問問題。
郭明慶老師:老師在統計學是用講義上課,機率數統的話則是老師的兩本藍皮書,老師的
統計學會像是機率數統的暖身,前期的內容和機率課程差不多,只是內容推導的部分先跳
過,後期的差別在信賴區間、假設檢定、迴歸、無母數檢定這些章節,統計學時比較簡單
也比較應用,會請大家按計算機;到了數統課程時重點就會擺在其他地方,不會再像統計
學時算一些比較應用的題型。
上課方式是講解書中的觀念和例題,只是老師也有自己的上課順序,有時也會補充最新的
考題,所以上課內容我是抄在筆記紙,最後就會有一本自己的筆記,櫃檯好像也有賣前人
留下來的筆記,有需要的可以問問看。
題庫班時,統計學的部分是講義,老師會從點估計開始講起,機率數統則是用老師的
分章題庫,幾乎是把每一題都帶過一遍,我自己覺得這樣CP值還蠻高的,而且裡頭收錄
的考題都蠻精華的,如果沒有報名題庫班,也建議要入手一本來練習。
書單
1.微積分:梁修老師的四本講義、題庫班講義
2.線性代數:林緯老師的上下冊書籍、題庫班講義
3.陽交大基礎數學歷屆試題
4.機率數統:
(1) 郭明慶老師的藍皮書兩本、機率數統分章題庫、統計學歷屆試題詳解,
最後一本是額外購入參考的。
(2) Ross, A First Course in Probability
(3) Hogg,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4) Ric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5) 學校老師統計學講義(迴歸、無母數檢定)
四. 準備過程
2~6月
因為知道自己不是本科系或數學背景出身,所以就想說早一點開始比較好,我大概二月
初左右報名課程,如果基礎數學要上面授班的話要等暑假,所以我就選擇以雲端方式來觀
看微積分與線代兩門課,雖然說這樣的缺點是沒辦法看到當年度的最新課程,但我認為影
響不大,這時候大概一週會看完一堂課,我會跟著進度來寫微積分跟線代的習題,線代的
話因為老師課本習題很多,我會挑統研所的考古題來寫,也會寫一些是非題,或是看看證
明題來測試觀念。
統計學的部分是面授班,就跟著郭老師的腳步走,每次上完課回家之後就會溫習筆記,
然後會把上課講過的範例遮起來自己重新算一次,看看哪裡卡住或是不順的部分。在這個
時期的課算是一個試金石,如果覺得很吃力或是沒有跟好的話,暑假的課程會更辛苦。
這個時期開始也會有小考,我們都是採用線上Google表單來小考,我建議不管準備得如
何都要盡量參加,雖然一開始可能排名不好會很苦惱,但是還是努力讀。
另外我有到清大鄭少為老師的課程網頁去看老師機率論的課程資源,就是看老師勾了
Ross書中哪些習題,我也跟著練習,寫完之後再對答案,因為聽說研究所考試有些題目是
習題改過來的,所以當成一個練習,順便讀讀英文題目,之後上暑期課程時,會發現有些
範例是Ross的習題的影子,會心一笑。
7~9月
基數課程的話我有盤點一下課程進度,發現進度有點落後,怕題庫班開始時可能正課都
還沒看完,所以我自己用Excel整理了一個進度表,規定自己一週這兩科大概要各看2堂,
後來在8~9月的時候把正課看完了。
機率數統的話,進入暑期前我有把統計學課程裡,關於機率模型的部分再複習一次,可
以模仿老師上課時的順序,練習每個分配的隨機變數X的定義是什麼、X的可能值為何、
pmf/pdf導出、動差母函數、期望值、變異數是多少,多導幾次之後,有些東西自然就會
記起來了,或者是遇到要用定義想的題目就會比較好下手。
暑期課程我一樣上課抄筆記,要求自己在下一堂課前要把進度複習好,就這樣跟著老師
的進度,機率論課程大概在八月底左右結束,之後就是數理統計,課程內容像其他人所說
的比較固定,但是一陣子沒有作題就是會忘,建議大家還是多多練習維持手感。
10~2月
這個時期題庫班就開始了,我想說反正已經報名正課了,就連題庫班一起報名,有老師
可以問問題,我四科題庫班都有報,微積分這時期改成面授,只有線代因為林緯老師在北
部沒有面授,所以還是看雲端課。微積分、線代就是上課聽老師講解範例,回家自己把例
題遮起來算,然後還有寫習題,或者是像線代會看老師沒有講解到的統研所考古題。
機率數統的部分就是跟著郭老師的腳步,老師每次上課都會講解分章題庫中的問題,我
上課時會在書上作筆記(雖然有詳解,但老師有時會有另解或是額外延伸),課後會把答案
遮起來自己寫過,如果很卡、想不到的題目會打個三角形。統計學的部分也是差不多的準
備方式,我覺得把老師上課講解過的例題搞懂,考試的時候應該就沒有太大問題。
另外老師大概從10月開始的每週三為數統加強課程,會檢討一份完整的考古題,我會要
求自己在上課之前一定要解完當週考題,上課時再聽老師講解,基本上在題庫班結束之前
,我唯一寫整份考古題就只有在這個時候。如果有想聽的考古題,也可以和老師討論看看
,基本上加強班前半會檢討清交考題,後半則是有檢討臺大、中山、中央等。
題庫班結束後,基礎數學的部分我有把微積分講義拿出來,針對微分、羅畢達法則、積
分技巧、瑕積分、數列級數等章節再把例題、習題算過一次,然後也有開始利用陽交大的
歷屆試題來練習考題,每次大概計時1個小時10分鐘,寫完再檢討不會的地方。機率數統
則是有複習藍皮書內的例題,本來想要每一題都寫,但發現這樣很花時間、挫折感也大,
所以還是選擇至少練習老師上課講解過的例題;另外有額外購買老師出的108~110年的歷
屆試題詳解,練習了幾年各校考題。
五. 考試心得、考題分享
考完所有學校之後有注意到一些共同點的部分,就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每一所學校考完
後我會拿白紙寫下在考場中不會解的題目,力求下一次考試的時候就要會,但如果真的太
偏門就算了XD
微積分:積分技巧(變數變換、三角變換、循環型等)、數列級數
線代:求Column space、Null space、對角化(每一所學校都有出)、解特徵根、找某特
徵根對應的特徵向量、Rayleigh’s Principle
機率數統:今年有幾間學校都考到雙重指數分配,像成大有關於雙重指數分配的貝氏問題
、中興要算雙重指數分配的情報數、北大考了檢定分配是屬於常態還是雙重指數分配;還
有遇到一種題型會先算MLE,再來會是只觀察到最小值,要你算這種情況下的MLE,交大跟
中央今年有這種題型。
中山:基數考題中規中矩,這間去年有考Jordan form,對應到的是老師線代課程的第六
章,建議至少要熟悉例題。機統的部分也不難,有一題擲骰子問題是題庫書收錄的考題,
其他部分也幾乎都是老師上課有教的內容。
清大:基數考題應該有20題左右,我自己認為雖然前一天有考中山,但是中山題數沒有像
清大那麼多,考試的時間分配要注意;機率論的內容幾乎都是和極限分配有關,蠻常運用
Slutsky’s thm和弱大數法則去解決問題,必要時要假設新的隨機變數,然後有一題計算
題是三元常態分配求邊際與條件分配,老師在考前幾天加強課其實講解過,但我又忘記了
,於是就失去了12分XD;統計學的部分也有許多觀念題,平常容易忽略但蠻有趣的,文末
會分享我還記得的清大考題,也歡迎大家補充指正。
政大:基數考題出現了極限的定義、均值定理的敘述與證明,後來回去之後就整理了老師
上課提醒的三大定理(均值定理、微積分基本定理、泰勒定理)的敘述及證明,以備不時
之需。統方的部分考了指數與卜瓦松分配的轉換,還有一題估計比例的,是老師題庫班有
講解過的題目。另外要準備檢定分配的題目,前幾年是檢測是否服從二項分配、今年是問
是否服從常態分配,剩下迴歸的部分就是基本公式要記,對於係數的檢定也要會,至於計
算機用FX-991 Plus是沒有問題的。
臺大:基礎數學和數理統計考得相對偏易,今年有出到迴歸,我建議要把分章題庫最後一
章應用統計的題目寫過,老師上課時就曾提醒中興很常考這一塊,我為了以防萬一有練習
過,才能夠在時間快到時寫出答案,整份沒寫的就只有最後考二階的delta method。
交大:題目向來都很少,配分很重,所以如果有一題解不出來,壓力就會很大。基數這次
考了泰勒估計式、entrophy的證明、找4x4矩陣的特徵根、兩個向量集合交集的基底、給
兩個函數要討論切線與切點,關於向量集合的交集,其實老師上課有講,是統研所考古題
,數字幾乎沒有換,但是我還是解錯了,老師對不起QQ。
機率論的題目其實不算難,題目有卜瓦松分布的前提假設、計算、期望值的證明、證明
若X為標準柯西分配,則倒數也是服從柯西分配、柴比雪夫不等式(藍皮書也有交大的單
邊柴比雪夫不等式考題)。統計學則是有MLE、證明常態樣本的信賴區間公式、UMP test
。
成大:基數在微積分部分有積分技巧、反函數的微分等,線代則是有求kernel跟column
space,可能一下是給多項式向量、一下是給矩陣等,也要小心不要跟座標化搞混了,我
覺得檢查時可以用Sylvester定理檢查看看維度相加是不是符合。數統的話我考得非常差
,考了動差估計元的單一參數、兩參數問題、雙重指數分配的貝氏問題、變數變換求CDF
(回去Google後發現是Casella書中的範例)、不等式的證明;統計學部分今年不能用計
算機,數字上不會太刁難,也沒出現像Kruskal-Wallis這種無母數檢定,會問一些考你細
心的觀念,例如是非題問說卜瓦松分配的期望值跟標準差相同,問答題則是要解釋中央極
限定理、機率抽樣跟非機率抽樣、迴歸公式的推導等。
中興:基數第一題就考了跟光譜分解相關的題目,這題型主要會問有特徵根、特徵向量、
求反矩陣,而且絕對無法硬解,解完應該也打鐘了XD這種題型在去年臺大考過、成大的對
角化也有點影子,我在念線代的時候有注意到這是統研所考古題,雖然老師上課沒有講,
但有把解法稍微背起來,但是沒準備到求反矩陣這個考型,結果真的出了,就只能寫特徵
根、特徵向量。統計的部分有證明相關係數小於等於1、求雙重指數分配的information
number等。
中央:基數有點莫名簡單,五題中有一題竟然是基本的極限問題,然後出了一題考
commuting matrix,這是老師上課講過的範例,但前提是要先知道commuting matrix是什
麼,才能利用AB=BA的關係式來假設並解題。數統部分超級多離散的討論,我自己發揮得
就不是太好。
北大:終於考到最後一間,其實也有點累了(心得文寫到這已經一堆字了)。基數分為微
積分和線代兩塊,有寫考古的話會注意到線代除了對角化之外幾乎都有證明,而且證明會
重複出現,像今年有一題是題庫班講過的題目,如果有複習的話臨場還能靠印象寫一下。
數統的話今年題目,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