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ony123930 (HW)》之銘言:
: 主要是肘靠還是沒辦法有環抱吉他的感覺
: 大概就像是抱枕跟女朋友的差別(?)
: 這會導致同時跑把位跟換撥弦位置的時候,琴會有點無法固定
: 我現在的解決方法是下巴稍微頂住支架.... 不過也不會很困擾
其實跟抱傳統吉他的要領有些類似。
首先,大旋臂當然不能太鬆,盡可能調緊。
然後,小旋臂最好還是調緊一些,讓它帶些阻尼,調成轉動時需要出點力去扳動
的狀態,這樣右手靠上去才會穩固。
好哲琴在抱時,不要抱太平(或者說太正),讓上旋臂是平貼身體的狀態,這樣琴
身反而容易前倒,很不穩定。
建議大旋臂的底部,稍微推出個2~3公分,讓琴身略為帶些仰躺的姿態,一些些即
可,再配合右手靠在小旋臂上,琴身就可以很穩定。身體也可以坐正,不需要用
很奇怪的角度或姿勢彈琴。
你正好也可以檢視彈琴時,左、右手潛意識下會不會有些亂出力的壞習慣,會不
會施加一些不必要的力量在琴身或琴頸上?若不會,彈起來琴身的穩定性應該是
不錯的。
:
: 再來則是一些指彈技巧,測試一下拾音器的限制
: 最大的缺點在於一些節奏性的演奏技巧,例如打板 nail attack那類的
: 只聽原始聲響的話,是可以聽到敲擊聲,但透過拾音器顯得有點微弱
要是有愛的話,可以把上、下弦枕再處理一下。
我手邊這把是古典版,出廠狀態的下弦枕高度不夠,厚度也不足,大概只有2.5mm,
再加上琴頸太直,打弦打到爽。
幸好它的truss rod是雙向的,要調出正確的neck relief不難。要不然光靠古典
弦的力量,要去對抗truss rod的支撐力,想到就令人頭大。
下弦枕直接換牛骨上去,上弦枕一併處理掉。
下弦枕大概要這種高度,12格的弦距才有3.6mm/4.4mm。
https://i.imgur.com/LqVxgJW.jpg
弦槽的底部也用銼刀先整平,然後給它塞好塞滿... 不然原廠的塑膠弦枕太薄,
整個是前傾的,壓電條只有前緣受力。
https://i.imgur.com/Q0iBwmv.jpg
處理完後,以靜音練習琴的角度來看,光弦本身的音量就夠了。當然和傳統琴
身完全不能比啦,本來就是兩回事。最少在不接耳機或音箱的前提下,就可以很
清楚的聽到自己的彈奏表現,想要靜音練習時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