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ilense (寧靜的韌性)
2022-01-26 07:29:23———————————————
之一、健步如飛的小霖
該怎麼說呢?
我發現小霖他健步如飛。
小霖他力氣好大
而且善於地板技
能夠善用雙腿的力量
將臀部做為逃脫方向的前引
感覺就是個小型的柔道高手
手臂也很有力
我自承是力氣算大的女生了
要keep住小霖都有點吃力
身體翻滾
跑也跑得快
比我們班的中班還快
我放慢跑的速度
他可以穩定跟上
還能夠主動辨別環境的障礙
到水管的地方會主動避開障礙物
並且不只是因為熟悉地形
而是他真的有在看
因為他也會避開隨機地形的樹枝
注意力、理解力、身體控制能力都有
理解力包含
語意理解
語境理解
情境理解
同儕狀態理解(主動觀察)
所以他走的時候
他其實是有意識的、可控的
所以他跑走的時候
他其實很enjoy這個追逐跑跳的遊戲
So…………….
就剩下
固著
權力挑戰
情緒談判技巧
構音異常
————————————
之二、計畫小霖未來教養策略
一次跟他堅持一件事情
喝水
吃點心
Keep在教室裡面
知道要跟上隊伍
因此是有效遊蕩
他只是看起來在遊蕩
他根本就知道要回來
所幸是他掙扎的時候有基本共識
他不會推翻點心
也不會戳瞎我的眼睛
目的清晰、情緒談判技巧強烈、動作堅定
但是有底線
什麼意思呢?
就是要有一個人跟他耗。
耗體力
耗他的權力爭奪
以至於他可以融入團體
作出相應社會化的行為
———————————————
之三、情緒障礙VS權力爭奪
情障到底是天生的,還是教養問題呢?
基於ABC理論
跟訊息判讀還是有很大的關係
情緒判讀後的念
成為外顯行為
是內在判讀有利的結果
多是因應環境判斷
有利作為
適當作為
歸納有效做法
以得到有利行為結果
以符合內在行為驅力
但是因為構音異常
在念的判讀上
會偶有困境
因此格外需要教養者耐心判讀其意圖
———————————————————
之四、我們為什麼需要唱反調
叛逆是什麼呢?
叛逆是不自信的外顯行為
需要判讀有利行為之後逆其道而行
以自身個體的不可預測性
求得個體本身自主意識的證明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意欲凸顯自我意志的存在
外人看起來是一種特立獨行的自我毀滅
可在其主觀宇宙
這是他證明個人自主意識存在的方式
他害怕自己消失在人群中
像行屍走肉、活成別人的意志
須以自身經驗證明其為真實
鐵尺的人不是要證明外在事物存在
而是要證明自我經驗存在
證明自我宇宙的事物存在
外在宇宙的事物於其而言
只要感受不到意即不在
———————————————
之五、自我意識之存在
需使其覺察
倘若意識存在,不需要證明。
倘若意識不存在,也無法證明。
我思故我在,
去質疑意識存在與否的本身,
已然是意識本身,
為對於既有覺察事物之後設思考。
因此
從善如流,隱匿於環境之中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可
只有內心虛弱渺小的人類
才會不斷試圖
打破某個標籤
或者試圖用力貼上某個標籤
將自己highlights 起來
對於其所從事的活動本身
已然即為個人自主意識存在的表現
不需要在團體中highlights 自身差異
特立獨行以追求存在的證明
需了解自己走到今天
每一步都是自己的選擇
每一步都其來有自
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理由
但任何人都不是理由
不再對自己的選擇
做自我宇宙的矛盾與糾纏
不再需要了
逆向行駛
———————————————
之六、錯誤信念
順應情境是孬嗎?
追求活著是孬嗎?
做出與環境相應期待的行為
會使你感到渺小嗎?
環境中的誰令你感動討厭嗎?
使你感到壓迫嗎?
那可能是真的
也可能只是你判讀的問題
———————————————
之七、我只能改變自己的念
而
除你自己之外的其他人,判讀是永遠不會出錯的
其信念必為其宇宙的真實法則
因此不要試圖動搖其基本信念
只要給他造出環境
動搖基本信念必須是一種主動行為
透過閱讀、環境、聽析反芻自身歷程
而有所領悟
而決意改變其外顯行為
我其實就是別人的環境。
這就是為什麼我得成為榜樣,
我得先成為我希望別人對待我的方式。
———————————————
之八、擴大的真實性
需使其意會到
意欲以有限的時間追逐無限的宇宙
其自身本沒有盡頭
因此提高遊戲的過程中
除了自身經驗
如何正確判讀他人之經驗亦有其必要性
而不是「我沒有看到,打死我也不信。」
在相信與不相信之間的取捨,
下回另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