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英法幾乎沒有被篡位事件"
那只是他們的歷史沒用"篡位"這樣的名詞或說法
不代表他們沒有王朝/政權由於內外鬥爭而更迭的事件
就以英國(含英格蘭、蘇格蘭與其後的大不列顛王國)來說好了
英格蘭的玫瑰戰爭(1455-1487),就是當時的金雀花王室兩個旁支爭奪王位的內戰
內戰的兩個支系,蘭卡斯特家族(紅玫瑰)、約克家族(白玫瑰)
其源頭能分別回溯至英王愛德華三世(1312-1377)的兩個兒子
加上王室成員與國內貴族互相通婚,貴族們為了自身政治利益
在內戰中選邊站或窩裡反的情況屢見不鮮
戰爭持續了三十多年打打停停,兩個家族先後掌權
貴族勢力由於連年內戰消耗甚多,打到沒力氣再打了
許多家族的繼承人陣亡或被清算而血脈斷絕
有說法是玫瑰戰爭削弱了英格蘭封建貴族勢力,對後來中央集權大有幫助
最後獲得勝利建立都鐸王朝的亨利‧都鐸(亨利七世)
他宣稱王位繼承權是來自其母親,蘭卡斯特家族創始人「岡特的約翰」的曾孫女
所以其實血緣上也差了相當遠了
亨利‧都鐸一度流亡法國,後來得到法國援助,最終擊敗約克家族的理查三世
結束玫瑰戰爭一統英格蘭
再說近一點好了,傳說未流一滴血的「光榮革命」(1688)
照勝利者傳統的說法,是民主的新教徒議會派驅逐了邪惡專制的天主教徒詹姆斯二世
迎來了同是新教徒的瑪麗(詹姆斯二世的女兒)和其夫婿威廉(荷蘭奧倫治親王)
也有歷史學家說法是,光榮革命實質上是荷蘭入侵/入主英格蘭
至少絕對是場政變
威廉和瑪麗可不是空手而來,老百姓就簞食壺漿喜迎王師
他們是帶著軍隊登陸的
而且後來詹姆斯二世流亡法國,他可是盼望能效法其兄查理二世
有朝一日「反攻小島」復辟重登英王位的
詹姆斯二世的兒子和孫子也自認有英王位的正統繼承權
他們的王位繼承順位本來該是很前面的
後來議會立法直接將王位繼承權排除天主教徒,直接跳到順位幾十名後的超遠親
新教徒的漢諾威選侯夫人蘇菲和她的子嗣,「德國人」就這樣入主了英王室
支持詹姆斯二世後代為正統的稱詹姆斯王黨
詹姆斯二世的兒子(「老王位覬覦者」或稱「老僭王」)
和孫子(「小王位覬覦者」或稱「小僭王」)
也多次借外力(主要是法國)潛回英國進行光復大業
.....只不過英國人不是用「篡位」這種名詞
但不代表他們王位就坐得安穩,或沒有類似「正統」的觀念
※ 引述《dreambreaken (小滅滅)》之銘言:
: 標題: Re: [請益] 為何西方朝代都比中國久
: 時間: Wed Aug 22 21:36:00 2018
:
: 謝謝
: 這樣看起來我覺得可以撐一千年其實蠻厲害的啊?XDDD
: 當初君士坦丁就是為了同樣羅馬後期的問題
: 搞了一個君權神授才立基督教為國教
: 這樣看起來對於東羅馬根本沒用
: 反而是被基督教整個撿到
:
: 我看了WIKI上
: 英法似乎就沒有拜占庭這種問題了
: 幾乎沒有被篡位事件
:
: 威尼斯共和國是沒有問題
: 但我好奇的是難道不是因為他們制度設計的好的關係
: 所以沒有出現獨裁者嗎?
: 至少隔壁一百年共和就要出現兩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