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tmummi.blogspot.com/2018/09/blog-post_16.html
軸承時代 2018年9月16日撰稿
我喜歡蘭克史學,凡得單純鋪排史料策展史事者,最為上乘,何復多言?古人著述多不錄
出處,但期讀者自行檢校原典,習以為常。不過國故博大精深,西學又淹如瀚海,治上古
史時每望興嘆。
一、顓頊系統之王族
查漢室、大月氏、貴霜之王族,均出自伊朗西部。秦代釐訂曆法,命名為顓頊曆,可知對
顓頊帝推崇備至。顓頊帝的事蹟為絕地天通,但從秦曆名稱得推估亦與時政利民思想有關
。余太山《古族新考》(2012年6月,商務印書館,ISBN:9787100084901)分析:
(1)按之年代,Guti與Tukri要早於小亞的赫梯人。這兩者一起於公元前三千紀末離開波
斯西部……Guti和Tukri可以分別和"月氏"和"大夏"勘同(34頁)
(2)Guti和Tukri在東遷後早已分道揚鑣……遷徙路線:Guti和Tukri(至少其中的一部
分)在東遷的途中,首先到達今中國四川地區,這便是傳說中有虞氏始祖顓頊之由
來。三星堆高度發展的青銅文明,與中近東文明有某種聯繫是十分明顯的。(35頁)
(3)有虞氏乃顓頊部落自蜀遷魯之一支(94頁)
(4)有虞氏之一支復自魯遷晉(98頁),有虞氏即高陽氏,最初可能得名於魯北之空桑
山(105頁)
(5)舜率所部有虞氏自魯西遷至晉南媯水之汭,將"空桑"一名也搬到了晉地,舜亡後
,有虞氏逐步遷離晉地(105頁)。其中一支遷往河南,其後裔後來又被封於陳【
案:舜子商均的一支,受夏封】(107頁)……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
事孔甲……漢帝本系,出自唐帝……高祖為劉累之後……劉邦與西域大夏人體貌特
徵的一致,正說明西域之大夏即吐火羅人的前身主要是以堯部落為宗主、可能包括
前陶唐氏在內的部落聯合體(84頁)
(6)在商均受封的同時,另有一支北遷雁門。至遲在公元前3世紀後半葉,這一支有虞氏
已經西向伸張其勢力達到阿爾泰山東端(107頁),即月氏人(109頁)
(7)在一支有虞氏北遷的同時,另一支有虞氏則經北地、安定等地西向進入河西,即西
虞(110頁),大約在公元前7世紀20年代末,復西遷至伊黎河、楚河流域……在該
處組成的部落聯合體被……稱為Issedones;其中,有虞氏可能就是……Gasiani人
,允姓支戎和大夏分別為Asii和Tochari。……至遲在公元前6世紀20年代末,
Issedones向西擴張至錫爾河北岸,逐走了原居該處的Massagetae人【案:古波斯人
稱之為Saka,《漢書》紀載為塞種】(111頁)
(8)由於大月氏人西徙,塞種即包括有虞氏在內的四部組成的部落聯合體放棄伊黎河、
楚河流域,除一部分退縮至錫爾河北岸外,餘眾南下蔥嶺,散處帕米爾各地。(111
頁)
上述散處於帕米爾地區的一些禺氏即有虞氏後來還東向進入塔里木盆地諸綠洲,建立
了一些城郭小國【案:高昌、姑師、車師、龜茲等小國】(112頁)
(9)由於大月氏人西徙,塞種即包括有虞氏在內的四部組成的部落聯合體……紛紛離開
錫爾河北岸,其中一支渡過阿姆河,侵入並滅亡了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成立了…
…大夏國。(111頁)約10年後,大夏國復被來自伊黎河、楚河流域的大月氏征服
(112頁)
(10)大月氏領有大夏地後……通過所謂"五翕侯"控制東部山區。"五翕侯"均係原大
夏國人……後來推翻大月氏……中亞史上盛極一時的貴霜帝國,可以說也是西徙有
虞氏建立的(112頁)
二、突厥阿史那系統之王族
再查突厥之王族阿史那(阿史德)氏可能出自鹹海或裡海一帶。芮傳明《內陸歐亞風雲錄
》(2013年10月,蘭州大學出版社,ISBN:9787311042813)分析:
(1)有關阿史那氏突厥人的起源,有好幾種說法。……"突厥人是母狼後裔"的傳說在
中國古代比較流行【案:此說為西海起源說】(9頁)
(2)然而,另一個也很神奇的傳說則提供了不同於此的線索,這即是……"突厥為夏神
、冬神之後裔"的故事【案:此說為北方起源說】(11頁)
(3)或許可歸納阿史那/阿史德突厥人興起之前的部分遷徙地如下:在相當古老的某個時
期,阿史那/阿史德氏突厥部落居住在鹹海或裡海地區。嗣後,遭到某個游牧部族的
迫逐,遂向東方遷徙,輾轉來到貝加爾湖以北地區(16頁)
三、小結
由於王族的流動方向與屬民的擴散方向並不一致,所以在探討漢民族與突厥民族的形成過
程時,須考量到更多更複雜的因素。王族的部分如前引,屬民的部分則須參酌楊聖敏《回
紇史》與吳安其、何光岳的著作繼續進行大量分析工作。基本上可推估中亞地區在西元前
2100年~西元500年之間,往東對於北亞、東亞、南亞施加過不可估量的影響。此次中亞
思潮的向外輻射是第2波,其餘韻就是所謂「軸心時代」的儒學、沙門思潮與基督宣教。
第2波中亞思潮的外溢,我個人稱之為「軸承時代」,為「軸心時代」的真正核心。至於
在更遠古之前,還有另一波(第1波)中亞文明的外擴,目前尚未研究清楚,以後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