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之前的世界上幾場主要戰爭是美國內戰跟克里米亞戰爭
這兩場海軍都不是主角, 美國內戰開始有了鐵甲船出現
而且這兩場戰爭對於當時都是年代有點久遠了
參考價值非常的低
對於鐵甲船時代的海軍交戰到底該怎樣打
說真的列強自己都不知道
當時造艦觀念也是一改再改 每年都不一樣的流行
但是本質還是在裝甲 速度 火力之間三者的分配問題上面
甲午海戰對於之後十年的列強海軍影響是有的
北洋艦隊組成簡單說就是兩艘巨艦搭配一大群小船
聯合艦隊的組成就是一群中噸位的快船
這對於戰巡這個級別的戰艦出現是很有啟發的
我打不動你巨艦 你巨艦也追不上我
我可以虐殺你的小船群.............
所以到了日俄戰爭時代, 戰巡一度非常的流行 直到無畏艦發明出來為止
北洋的滅亡問題在自己建軍方向錯誤的身上
買了巨艦但是自己修不了
亞洲唯一能修這兩艘巨艦的船廠居然在日本?????
這種核心問題才是甲午戰敗的原因
砲彈補給這些問題說真的只是李鴻章說出來嗆翁同龢的理由而已
( 所謂砲彈只有兩枚是李鴻章說的 在御前控訴翁同龢的阻撓 )
****************
人家分享學史的經歷沒必要嗆成這樣
頂多是個井底之蛙自己不懂就當大家都不懂而已
學史的關鍵在於不懂的人把歷史當歷史
但是懂得人 看的歷史都是現代進行式
翁同龢之流不就正在行政院裡面吹冷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