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6 (çŸID真好)
2023-01-04 16:15:02※ 引述《Lordaeron (Terry)》之銘言:
: : 所以請問蔡的說法是怎麼來的,是學術界認定的正確看法嗎?
: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9%97%BD%E5%8D%97%E8%AF%AD
: 關於閩南語之淵源,有古商語與唐朝官話、河洛語、百越語等說。
: 來自:
: 吳坤明. 臺灣閩南語之淵源與正名 (PDF). 臺灣學研究第五期.
: 臺灣學研究中心: 54–73. 2008年6月 [2010-04-06].
我跟你說啦 維基百科就亂寫
臺灣閩南語之淵源與正名 (PDF) 這篇
他是被引用考證台灣有河洛話"說法"而已
實際它內文 根本不支持河洛話的說法
而且他內文甚至支持福佬話
(四)結語:
事實上,此說是近百年才在台灣出現,只是將「福佬話」美化之一種文字遊戲,
頂多也只是「閩南語」之正名問題,只因為相信此說之人甚多,所以才當做是「閩南
語」之淵源問題,在此先行簡單介紹,詳細留待貳、「閩南語之正名」篇再行討論。
維基百科 要點引用文獻去看
人家明明認為起源是福佬 結果被拿去當河洛語的引證 題都不提福佬說就很....
另外我看一些推文 是很嚴謹的單從發音考慮
但是我得跟你們提醒一件事情
發音這件事情是會有口音的
台灣比較不能理解
但是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福建 很多福建人再說國語/普通ㄈㄚˋ 的時候會說成胡健
後來還成大陸有名的段子
語言在和另一種語言碰撞傳播的時候 本來就會有點音意飄移
把福佬話 換成國語 變湖老話 再轉回閩南話
中間過程多幾次 是有可能出現"河洛"的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