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oreLight (大文)》之銘言:
: 記得當初在高中歷史課裡學到這個知識時就覺得不可思議。記得當時學到黑死病奪去歐洲
: 三分之一的人口,人口減少使勞動力不足,莊園主開始要付更多的報酬給佃農,佃農開始
: 變得有錢。許多原本富有的家庭也因黑死病大受影響,新興的都市的專業技術階層開始取
: 代了他們的地位。
: 黑死病是中產階級興起的原因之一嗎?
最近重讀巴森的從黎明到衰頹心中也一閃而過這問題,分享一點思考的
心得。
巴森談文藝復興時期歐洲人出仕各國的現象,認為這是後來十八九世紀
的歐陸民族國家所難以想像的。當時立刻想到東亞對照組的戰國時代,
有才者一樣四處出仕求機會,君王也禮賢下士、甚少疑心。燕下齊七十
城,但燕齊兩國日後仍有戰略合作;秦坑殺趙四十萬人,趙也沒留下楚
雖三戶亡秦必楚之類強烈國族認同的話。而說這句話的楚南公還是個貴
族,伐楚時秦軍陣前倒戈的昌平君也是楚之王子。身分的認同感只達到
貴族階級似乎是封建國家與民族國家的差異。
這樣說來中產階級夠不夠多確實是過渡到民族國家的必要條件嗎?通常
重視思想力量的學派會說,個人主義興起促成了中產階級擴張,但從巴
森視角看像倒果為因了,反而是中產階級勢力夠大後才誘發小民們對個
人主義的自覺。對中產階級的興起,伊恩摩里士也有過類似見解,認為
黑死病讓歐洲勞動力變貴,使得財產集中的壁壘慢慢被打破,貴族勢弱
後封建解體。
但同樣有大疫,東亞王朝卻沒吃到什麼文明進步的好處?大疫在東方的
後果幾乎都是統治權顛覆、改朝換代,沒有什麼社會結構重新適應的時
間。用王飛凌的話說,中華秩序裡強大的中央集權作為冷兵器時代的優
秀統治工具,卻有暴盛暴衰的循環,政權一旦轉換,人口下降跟歐洲大
疫差不多,很難誕生社會層級的演化條件。當時讀到這裡覺得很有趣,
好像在說資本主義的景氣循環問題似地,都是先天體質不良。
如果把疫病看成一種文明進步的加速器,反而政治組織越成熟(這裡指的
是治理的效益)越不容易吃到這個buff,想想也是滿諷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