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房市"多空交戰"的時候,沒有人敢保証自己的講法是對的!
但是其實我是覺得,財大,不一定要氣粗。
在這個板上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環境,
所以每個人對於房市的觀點難免都有一些主觀與相異之處。
有時候,當有人在板上大張旗鼓的宣揚自己的豐功偉業時,
雖然很多人可能會帶點忌妒或羨慕的在螢幕前面深呼吸一口氣。
但相對的,也有一些更有實力的人會”嗤之以鼻”的認為,
才幾千萬而已就那麼有自信。這是房屋板,所以很多板友後台是很硬的!
因為如果是一般人的話,也不會沒事就掛在房屋板。
言歸正傳,我用較不主觀的角度來分析我的想法
在sars之後,台灣房市進入了有史以來難得一見的多頭
所以只要在兩年前,在台北市閉著眼睛買房子都會賺錢。
在大安區,賺到七八成是很正常的事;在南港區,沒有賺一倍可能會被笑。
所以在兩年前只要買房子的人,幾乎都賺錢了,但不代表每個人都是投資高手。
而最近的”崩盤論”,”空頭論”。其實仔細想想,也不無道理。
它是警惕著投資客大眾,必須要有”居高思危”的心態。
因為在一個充滿了置入性行銷的媒體與報紙,出現了這種文章,
其實就是一種警訊。
目前的警訊有:
1.美國房市下跌
2.大量套房套牢
3.房市量縮價跌
4.買屋客觀望
5.房價高到不合理
6.銀行貸款緊縮
這些都是相當嚴重的警訊,但還是很多人看好未來的房市。
當美國房市崩盤時,樂觀的人會覺得美國市場與台灣市場不同
當套房市場套牢時,樂觀的人認為3房2廳或大坪數的房子還是供不應求
當房市量縮價跌時,樂觀的人說這只是盤整,房價修正後還會再創新高
當買屋客觀望時, 樂觀的人會說他們不了解有錢人的心態
當房價高到不合理的時候,樂觀的人會說沒錢的人不懂
當銀行貸款緊縮的時候,樂觀的人說有錢人是不需要貸款的
當大家都說直銷不好時,樂觀的人說就算沒有賺錢,難道人民就不需要健康嗎?
但房市是一個總體市場,而不是個體市場。
其實我認為最嚴重的情況是第四點,因為房市必需要”有量才有價”。
有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預期”因素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舉例來說,當新聞發布颱風要登陸,結果民眾預期菜價上揚,
因此在颱風登入前搶購蔬菜,結果蔬菜上漲的原因是因為供不應求
而不是因為颱風侵襲。
房價也是一樣,大家預期房價會跌,它就真的會跌。
預期房價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