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奢侈稅上路一年,房仲營業員反而變更多。

作者: hunrk   2012-11-06 17:22:39
證所稅引爆裁員潮?戳破謊言
作者: 黃昭勇、張翔一 | 天下雜誌 – 2012年11月6日 下午4:11
台北股市近來成交量低迷,券商大喊暫停實施證券交易所得稅。
明年才要上路的證所稅,變成台股下跌、量縮的最大代罪羔羊,
甚至成為證券商口中,證券從業人員將大量失業的元兇。但真會如此?
【 奢侈稅上路,從業人員反攀升 】
從影響房市熱度最鉅的奢侈稅上路後,全台投入不動產經紀業務的人數
節節升高來看,卻不是這麼一回事。奢侈稅上路後,許多建商大老闆動
輒用「活不下去」、「要倒一半」等激烈言論,恫嚇民眾,要求政府讓
奢侈稅落日。
但去年6月,被視為「打房」措施的奢侈稅上路,當時全台的不動產經
紀營業員,不過28,000多人;上路1年多,從業人員不但突破31,000
多人,而且每個月都還持續增加。
其中,確實有因為工作不好找而投身房仲業者。但奢侈稅上路已近一年
半,房仲業從業人員人數增加,基本上可以排除保障底薪3個月吸引力
的因素,反映房地產就業市場的胃納,並沒有因為奢侈稅而萎縮。
【 導正炒房歪風 】
雖然,券商從業人員與不動產經紀營業員門檻不同,但都是底薪低、
業績獎金高,要有好的成績,就得靠自己努力。奢侈稅上路後,讓炒短
線的投機客退出市場,房地產市場回歸常軌,比起炒風盛行時的不理性
,更讓經紀營業員可展現專業。
台灣券商過多也是老問題了,證券業彼此間的流血競爭,手續費折扣殺
到0.18折的都有,產業的秩序與競爭力亟待提升。券商老闆們,與其在
國家財政艱困期要求降稅,不如增加投資員工的能力,拉大公司的差異
性,在低谷時,讓台灣證券業朝更具競爭力的方向發展。
【 減稅,未必能創造就業 】
景氣不佳,企業主紛紛跳出來要求減稅。但減稅真能救經濟、創造就業
?答案是,未必。事實上,近年台灣一味減稅,不但沒有達到增加投資
的效果,更無法吸引海外資金回流。1990年起,台灣產業大量外移大陸
,租稅負擔率由當年的20%下降。但08年起,大規模減稅後,台灣租稅
負擔率仍持續下降。顯然,降稅並未讓已在大陸及世界闖出一片天的台商
,多留點稅給台灣。
政大副教授、前陸委會副主委童振源指出,台商近十年來在大陸共納稅
近3兆台幣,成長10倍,相當於台灣2年的總稅收。減稅,也沒有達到吸
引台商資金回流、增加投資的目的,台灣資金近年來仍持續淨流出。
「減稅救經濟,顯然不是事實,」前財政部長林全說,如今要改善台灣「
低卻不公」的稅制,必須拋棄「租稅競爭力(愈低愈好)」的迷思。稅基
、稅源必須先擴大,再來談降稅。
KPMG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馬國柱也指出,金融海嘯後,消費萎縮、失業
上升,全球不論企業或個人,「還能賺到錢的,大都是靠資本(股市、土地)
交易,」台灣稅制不能還停留在幾十年前,所得大都來自企業營收和個人薪
資的思惟。
期待政府和民眾,認清台灣是「政府窮、人民窮、富人富」的事實,
痛下決心面對問題,共思解決之道。
心得: 賤商和腫疥,這兩種人的哀嚎聲,都是騙人的
作者: landagent (帥過頭)   2011-01-06 17:42:00
大台北而言,業績跌成六成,從業員增加,大家薪水降一半
作者: landagent (帥過頭)   2011-01-06 17:43:00
這是我讀的數字,博士解讀起來就是不一樣,找不到好工作不得已才作仲介呀,比失業好,目前算是半失業。
作者: playhome (重生)   2011-01-06 17:52:00
我也想靠個行,不然每次都是做功德的
作者: hcbd   2011-01-06 18:24:00
台灣景氣最好的時候房價是最高的嗎?
作者: decay (芽虫)   2011-01-06 23:03:00
我退休後也想靠行當仲介~
作者: tom6724 (tom)   2011-01-07 09:21:00
哭~~~~半失業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