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台北地區
信義 松山 機捷
蓋完可能就無力蓋其它線了
畢竟效益差且沒錢了
淡水線接信義線後
保值程度昇了不少
雙子星起來後
黃金路線將由板南變成信義淡水線
板南仍有保值效果 但逐步沒落
這兩線的戰爭即是
信義計畫區加北車商圈加南西
對上復興商圈加敦南加新板
新板特區歸畫不良 住商混合 特區小
加上敦南商圈退化
真正能期待的還是復興商圈
可惜夾在信義跟雙子星之間
不太妙
機捷線需看後續歸畫
但沿線一定進駐許多飯店旅館
其它線交給大家分析了
※ 引述《shter (飛梭之影)》之銘言:
: ※ 引述《iammakiyo (我是makiyo)》之銘言:
: : 大家覺得
: : 是未來捷運增值幅度比較大
: : 還是現有捷運增值幅度比較大?
: 如果要以交通論房價的話, 交通路網並不是這麼單純的
: 不是說現有捷運就價格高, 以後有捷運就增幅高
: 土城在神之板南線上好幾年, 但價格似乎沒有比新店中永和新莊三重來得高明?
: 捷運系統並不是全部都等值, 實際上已通車跟未通車的路線都要注意它的系統與走線
: 比如新莊線通車後過了免費熱潮又一堆新莊人回流搭公車過大漢橋到新埔轉板南線
: 在考量捷運系統的時候要注意它的路線設計
: 像是環狀線與萬大線是中運量系統, 環狀線也不是設計用來進城的
: 第一期西環段主要是新北市西邊到南邊的聯絡轉乘之用
: 而萬大線則是走華中橋方向進城後又轉到中正紀念堂去
: 機場捷運則根本是另外一個系統, 進了台北車站後要轉其他捷運路線都要走一段距離
: 而已通車路線也不是一成不變
: 中和線自從東門段通車後, 由於同時發新莊跟蘆洲的車班
: 所以從尖6離8的水準提升到尖3離4, 候車時間馬上甩開了新店新莊蘆洲土城淡水
: 並且路線改到忠孝新生後, 只降低往台北車站的方便性, 卻提升往東區的速度
: 將來信義線通車後更可直接在東門站換乘信義線前往世貿中心
: 路線變的比過往更好, 即使是已通車路線也是有增值幅度的
: 注意一些小細節, 像是該區域屬於重疊區(尖峰3分鐘一班)或非重疊區(尖峰6分鐘一班)
: 路線的走線, 未來路網調整後的便利性, 都會使已通車路段增值潛力不同
: 系統的部分也要注意, 機場捷運屬桃園捷運, 和台北捷運是完全不同的系統
: 確定不可能站內轉乘, 至少要像台鐵一樣出閘再入閘, 計費是否重算無優惠未知
: 另外環狀線雖然在板橋站跟民生新埔站都號稱可以轉乘板南線, 卻也都是站外轉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