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之銘言:
: 土地,住房之所以不應該被炒作有幾個原因
: 1. 每個人都有住的舒服的權利,這是人的基本需求
: 比方說大家都覺得健保很爽很有用,拿掉會有很多人家裡面破產
: 這就是政府有照顧到就醫的需求,相對的政府也應該照顧住的需求
: 其中一個方式是降低住房的炒作,或者提高租屋者的權利
: 2. 土地,住房之所以漲價,通常有很大的一部份是因為公共建設的興建
: 而大部分公共建設的興建是花全民的納稅錢
: 花全民的錢去讓少數人財產暴漲,這種事情想就知道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
: 3. 土地住房是有限的公共稀有財,非常容易被壟斷炒作,這會快速加深貧富差距
: 而且如果放著空屋,空地不利用等著囤積漲價,這對經濟活動來說是很大的傷害
: 雖然如此,在亂世要生存還是得要拋開道德感
: 這個年代在台灣要快速致富還是炒一下房地產才划得來,畢竟 C/P 很高
: 畢竟富人在跨過致富的那個門檻,大部分都含有很多骯髒齷齪的成分在
其實,政府眼睛本來根本就沒再看房子.
房子對政策根本不是影響變因.
政府眼睛看到的只有土地.
土地是很麻煩的東西.
他扯到都市開發,扯到產業,扯到政府財政,扯到台灣價值.
土地一直貶值,台灣就玩完了.
所以歷年來,整個台灣大環境,土地整體而言永遠都是增值.
房價只漲不跌的道理也是...因為土地只漲不跌.
通長土地會跌,是因為區域沒落.
但這塊土地跌,只代表另外一塊土地漲更多,把這塊土地該漲的拉過去一起漲.
而土地一直漲,擁有土地的企業,政府,就更有錢.
這些錢,才有辦法變成公共建設,變成企業開發,變成產業投資.
不然講難聽點,郭台銘開鐵皮工廠,老婆在有錢,你要怎樣賺到1000億?
麥當勞要怎樣賣到全世界連鎖企業?
你不靠土地增值,怎麼可能?毛利率那麼低,你10億要賺幾百年才變1000億?
同樣道理,國家也是.
因此,有錢人,哪個不炒地皮,有錢政府,哪個不炒地皮?
甚至共產黨還直接控制土地....
也因此,土地是非常難搞的東西.
你土地政策太過緊繃,都市就不會開發.
就像我最愛講的興達港,前幾年完全無法開發.
問題在哪?在土地持有者..
漁會農會縣政府等等,大家意見不一樣,所以土地只好荒廢在那邊.
同樣的高雄前幾年也是.
港區四周土地,台肥台糖台朔中鋼中油,一大堆企業手上抓緊緊.
然後開發困難,就全都擺爛,丟在那邊養雜草.
所以高雄產業整個蕭條,工作機會差.
而後來怎樣開發?
很簡單,公共建設丟下去,土地價值翻漲.
然後興達港因為都是公務機關,中央8成出頭解決,叫大家遵守開發原則合作.
當然最近漁會還在哭說開發要給他21億...但是這應該已經不是很麻煩的解決問題.
因為都是公家.
而高雄港四周開發就困難很多,因為國營企業已經跑出去獨力化了.
所以變成政府用棍子上的蘿蔔來刺激開發.
我獎勵你現在開發,原本要回饋市政60%的土地,我降成40%或30%.
然後我又丟公共建設下去,讓你土地價值翻漲.
這樣自然就造成今天的結果,高雄經貿區(亞洲新彎區)數不清的開發案一個接一個.
so...這就是土地.
政府搞啥實價登錄,目的要幹嘛?就是提高公告地價.
提高公告地價,會刺激土地價值翻漲+租金微微上漲.
因此,空閒土地你開發會有更多錢可以賺,不開發稅金又變重.
加上限時期的開發回饋利誘.
自然產業就興盛起來.
因此...政府從頭到尾根本沒在管房價.
那對政府而言根本不重要./
只要北中南均衡發展,房價自然就打散在五都.
自然合理化..(住不起高雄20坪200萬不到的公寓???你也太魯蛇了,不要跟我說話)
只是當然在中南部企業都在開發中,南北還沒均衡的過渡時期.
台北會有高漲的房價問題.
所以才有更多的青年貸款+奢侈稅等政策來應急而已.
撐過去,這些高房價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當然我知道,人民都會以為自己很偉大.
自己一定要買得起房子.
政府永遠都要把人民的住宅視作最重要的事情.
但很可惜.
政府根本不在乎人民"短期"的居住問題.
so....不要再用自己的狀況去解讀政府的政策.
因為政府根本不在乎你.
你怎樣解讀都解讀不到政府真正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