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itt (喜歡美食與運動(M))》之銘言:
: 25年前的房價飆漲,當時可以說是所得快速提升與浮濫資金帶動,
: 如果你有興趣去看1980年代那黃金十年的台灣經濟情況
: (應該是空前絕後的美好十年)你會發現所得是用高速成長的方式增加
: (1979年底國民所得1800美元,1989年底已是7180美元)
: 當時的榮景可是上中下階層都能感受到,入不敷出的窮人大量減少,
: 中產階級可儲蓄金額大增,上層階級自然更不用說,想當初我小時候,
: 原本我家連外面都捨不得吃,到了1988-1989年吧,因為家裡所得驟增,提前償還了房貸,
: 那年我家把電視機換成26吋的,錄影機也買了,洗衣機換大容量的,
: 我爸我媽也第一次出國(我們小孩全丟祖父母家),家裡不想做就買外食,
: 也買了第一台車-TX5,吃的部份,別說麥當勞,肯得基,溫蒂了,
: 牛排都吃了不下6-7次,其中一次慶祝祖母生日還到飯店吃了一客1000的牛排,
: 那年我家還買了電腦-一台有彩色螢幕與硬碟的80386SX
: 既然那時社會上所得大增產生了超額儲蓄,除了消費大增造成乘數->加速效應,
: 讓經濟更好外還造成什麼結果? 股票,房地產大漲,收入雖然快速增加,
: 但房價卻像是火箭般一飛沖天,1980年內湖的房價一坪只值2.5萬,
: 1989年則已達到30萬/p,漲幅十分驚人,那時雖然高房價也惹得很多人不滿,
這數字有問題.
15年前家人在大直找房, 那一年帝景一期剛落成60萬/p
明水路上的新建案一坪25-30萬, 北安路17萬, 基河國宅一期17萬.
內湖15左右, 而且是新房子 (金龍路昇陽生活跟昇陽大地.)
1989年的內湖應該沒有1999年明水路的條件.
回應主題:
嫌北市貴的人需要思考住台北市的必要性
不是說在台北上班就非住台北不可, 需要考量的是通勤時間.
因為都市化以及交通建設的緣故, 實質上的台北本身正在擴張.
並且早已突破了縣市的疆界.
20年前我家住在外雙溪, 父母工作地點在信義區.
上班開車必須先下山, 經故宮, 過自強隧道往內湖走麥帥一橋 (幾年後麥帥二橋才通)
車程約50分; 坐車只有半小時到一小時一班的公車,
先搭乘213到大直再轉也不好等的286
在基隆路永吉路口下車之後再走路到現在的市政府站位置.
不含等車也不含走路, 純通勤時程1個半小時左右.
舊家的位置跟坪數比較好一點, 15年前賣出1600萬,
不過當時同樣通勤條件的外雙溪公寓一間應該在五百萬左右.
我請問:
500萬預算現在難道找不到通勤信義區開車50分坐車90分的公寓嗎? 俯拾皆是!
完全不用考慮高鐵跟飛機唷, 俯拾皆是!
所以窮人被趕離台北, 在台北上班比以前辛苦的論述是站不住腳的,
20年前的人上班工作並沒有比現在的通勤族來得爽.
而主張菁英都住不起台北的論述則是無知的.
在少子化` 廣設大學` 二三類獨霸的情況下
台灣大學的窄門並沒有以前窄, 甭提台大研究所, 一堆洗學歷的.
在客觀數據教育回報大幅減低的情況下
菁英學子國內就學意願降低, 最厲害的那群人直接出國的管道與辦法與意願更高更多了.
《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Lucas, 2001)
在國內競爭相當少的情況下112資工碩畢身分在與菁英畫上等號前必須先畫上問號.
然後我相當討厭年輕人說什麼父執輩當初只要剝剝毛豆作作女工沒念什麼書
就可以存錢買到房的論述, 這充滿知識的傲慢.
殊不知扣掉父母那輩的努力, 扣掉少子化, 扣掉廣設大學,
可能現在私大畢業的小女生才是考不上學校該去當女工一輩子剝毛豆存錢的人.
我父親18年次母親33年次, 在當時的競爭環境下皆大學畢業,
不過只能一個進學校一個進國防部工作, 因為沒有環境沒有資源深造.
(我母親台大物理當初全系只有兩個女生, 全系家裡供得起的畢業後全出國了.)
這樣的家庭, 辛苦一輩子也只能在中年買一間離工作地點車程50分的屋子棲身.
而且還得作點小生意才能夠邊扛超高額利率的房貸邊拉拔三個孩子長大.
所以現在的小朋友到底吃了什麼苦受了什麼委屈我就不明白.
翻身之路比以前寬那麼多, 只要夠優秀, 全世界的資源完全可以免費取用.
是塊料哪一個翻不了身的? 年薪130住不起大台北一小時通勤圈的再來跟我說嘛!
你離工作地點以前通勤要一小時現在只要半小時,
不是你換工作了而是交通建設蓋過來, 城市實質變大了.
在此同時你就已經從工作地點的一小時生活圈進入了該地點的半小時生活圈.
都市化會讓城市影響範圍變大, 從核心開始擴大致使邊緣進入核心外圍進入邊陲.
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一點都不委屈.
住進核心是很多人的願望, 自然就會有他的條件否則核心不夠住, 這到底有什麼問題?
在哪工作就得要買哪邊, 工作地點離家一定要半小時內到的了, 買不起就是社會不公平
這究竟是居住正義還是公主病?
按這邏輯NYU的學生要不要抗議一下曼哈頓島房價太高連租都租不起只好租在皇后區
每天通勤一兩個小時教育不公居住不正義?
人兩腳錢四腳不是這年頭才有的觀念, 不理財不叫純樸而是笨.
薪資跟不上房價是事實, 但是如果你夠強, 期貨股票創業投資各種工具都有辦法跟得上.
什麼都不作然後抱怨, 這很難激起同情.
: 但論買房壓力卻是遠低於現在,畢竟當時經濟成長,所得一路增加,
: 高房價也是反應所得增加的結果,現在卻是實質所得不漲,經濟停滯,
: 房價卻在降遺贈稅與開放陸資下一路飆,買房更加痛苦下(就連新北桃園也不容易)
: 自然民怨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