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社會宅解決無殼 新北調查38青年拒為鄰
時間:2015/03/13 21:03 記者:黃宇潔 侯慶莉
聯開宅的爭議讓「居住正義」逐漸演變成「身分正義」了嗎?因為新北市政府,針對20到
45歲的青年做了調查,逼近4成的人不想租社會住宅,就是不想跟弱勢者混居,但「混居
」模式比起「集居」,在專家眼中是避免社會標籤化的合理作法,甚至,住宅聯盟也指出
,混居模式跟一般社區有「既有住戶」跟「承租戶」是一模一樣的。
聯開宅住戶:「你光明正大嘛。」
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2015.3.6):「這些承租戶要跟現有住戶要走不一樣的門。」
聯開宅住戶:「政府霸凌住戶。」
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已經把社會住宅汙名化。」
台北市的捷運聯合開發住宅,想拉弱勢青年一把,但跨出的第一步已經先遇到「貧富牆歧
視」。
美河市住戶:「有人在聊天,好像會有點擔心這樣。」
美河市管委會,要求捷運局把欠繳的3400萬多元管理費,繳清了再來談!
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真的不應該說沒有錢的人,他就會有不好的居住行為,有
錢人就高人一等。」
回顧4年前,當時營建署的普查報告顯示,有超過8成6民眾支持興建社會住宅,甚至也有
82%的比例認為,這樣可以解決弱勢族群的居住問題,其實現實狀況很殘忍,新北市政府
針對20到45歲青年才剛剛做了調查,1152位受訪者有逼近4成不會租社會住宅,因為不想
跟弱勢者混居。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辦公室主任林育如:「現在聯開宅會住進來的租戶,其實跟我們一般在
社區裡面,可能會搬進來的租戶身分都是一樣,因為大家都是買不起房子,才會變成承租
戶,所以其實並沒有因為你買不買得起房子,有可能會造成社區有什麼樣的居住困擾。」
聯開宅出租就像一般大樓,也有承租戶,是一樣的意思。
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早期國民住宅在興建時候造成刻板印象,以前早期那是蓋
得比較差一點或者管理比較差一點,造成一些不好的印象。」
舊的既有印象,讓現在進行式的聯開宅變的一波三折,在台灣已經有人入住的社會住宅,
不到7千戶,佔全國住宅比例0.08%,相較韓國110萬戶有6個百分點,以及日本超過300萬
達到6.18%,台灣的居住正義現在看來更像是「身份正義」。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辦公室主任林育如:「這12類的弱勢住戶進來住,這12類也跟一般住戶
,那其它90%的青年住戶也差不了多少,因為12類裡面還有一類是育有三名未成年子女也
是其中一類,那這一類其實也就是一般的民眾,所以我們覺得在身分上面,大家還是盡量
放下一些成見。」
這12類的住戶就跟一般民眾一,他們其中也有是育有小孩三口之家,不要在身分上有成見
。
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我真的滿擔心,我們社會變成就是說租房子就是一個低等
的,有房子就是高人一級,這個東西是很不好的社會階級,或者居住人權的一種被羞辱。
」
只租不售,社會住宅的「混居模式」其實不是柯P開先例。
前台北市長郝龍斌(2014.12.9):「所有青年台北居大不易,是我們協助他解決的目標。
」
郝龍斌時代同樣避免「被標籤化」,6處公營住宅都是如此,如今改朝換代引發爭端,到
底是彰顯居住正義,還是挑起社會紛爭。
連結:
http://news.tvbs.com.tw/entry/570971
其他:
連年青人自己都不太想住
社會住宅還玩得下去嗎??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