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海外置產越來越夯,但糾紛也多,消基會昨天召開記者會指出,曾有民眾付了錢卻找不到
建商,或是買了房才知道只買到使用權而沒有土地產權;消基會也歸納出國內業者銷售海
外房地產的5大銷售陷阱與風險,呼籲民眾多留心。
炒過頭!停車場、保留區也賣
學者:政府應監督
已付了錢 找不到建商
消基會祕書長盧信昌指出,曾接獲投訴,有民眾在英國置產,業者掛保證10年獲利率都是
10%,但交屋時間就延後1年,民眾被迫自認損失1年收益,但問題是房地產怎麼可能保障
獲利率,呼籲民眾不要上當。
消基會也提到,曾有民眾跟媒體投訴,指稱購買加拿大海外不動產,付了錢卻找不到建商
,根本求助無門;另外,不少關島房產業者來台銷售當地房屋,但民眾發現當地房屋很多
都沒有土地產權,擔心遭騙。
部分地區 只有地上權
消基會因此歸納出海外置產5大風險,東南亞的不動產正夯,但若當地匯款機制不健全,
也可能造成國外的錢在日後匯不回台灣,消費者只得承擔所有損失;大陸、新加坡、香港
等大都是屬於地上權性質,土地不能私有,房屋也只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都是消費者必須
注意的細節。
消基會也提醒,購買海外不動產,大多需要用當地貨幣來購買,一旦匯率的走向與波動大
時,可能造成損失。
另外,民眾必須留意,海外房地產銷售業者是不是合法銷售公司?有沒有在當地加入房仲
或代銷公會?有沒有在台灣的不動產經紀人證照?如果是,有沒有繳交25萬元的營業保證
金?
交易安全 民眾須留意
消基會也提到,民眾須留意交易安全問題,例如預售屋有沒有做履約保證?有無實價登錄
的機制?銷售業者有無從中賺取差價?這些均無從查證起,這也是購買海外房地產的民眾
,普遍忽略的地方。
消基會並呼籲民眾選擇合法房仲業者來提供專業服務,若發生糾紛才可依《消費者保護法
》申訴。(中國時報) 校正編輯:林宜靜
連結:
http://tinyurl.com/okde58d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