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S0987 (FQ)
2018-10-21 20:15:56台建物已可耐震 制震是附加保障
建物對抗地震,只有制震器是不夠的!自921大地震後,不少建物標榜來自日本或他國大
廠制震系統等,讓民眾誤以為,制震與抗震畫上等號。但專家強調,要對抗地震,首先必
須從建物本身的梁柱、結構、甚至鋼筋綁紮、混凝土去做加強,「所謂的制震、隔震系統
,是為居住提供更多一層的舒適性,僅是一個選配項目,而非標準配備。」
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指,自921大地震後,國內針對建物結構有明文規定
,如台北市結構耐震須達5級、台中市則是6級,「梁柱等結構部分須達法定規範,而安裝
制震器則是額外附加的保障,甚至是增加居住舒適性的訴求而已。」民眾無須擔心安裝到
KYB的瑕疵制震系統,會折損結構安全性。
建案標榜制震者不在少數,且安裝阻尼器的「制震宅」,通常會比同級住宅售價高5~10%
。戴雲發表示,制震系統是安裝在建築物骨架內的元件,可在地震來臨時,降低建築物搖
晃程度,消弭來回震動時,居住其中者的不舒適感。「至於隔震系統,由於成本較高、工
法較困難,沒那麼廣泛運用。」戴雲發補充,通常在大地震過後,相關廠商會針對制震器
進行檢修,「KYB若要全面更換瑕疵制震系統,除從檢修口著手,另外就必須敲開牆面,
雖不會損及主結構,但對外觀包覆石材的建物來說,是件麻煩工程。」
記者詹宜軒、陳筱惠
https://goo.gl/v1G4Qj
剛好看到這篇新聞,看這理事長講的狀況很像還好,但是說真的感覺就是差啊,何況看名
單還一堆有錢人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