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ur.com/CJm3x3h.jpg
公設就是來自「建築技術規則」的「免計容積」,
這個「免計容積」設有上限,計算方式頗複雜,
其上限大概就是「允建容積」的0.55倍,
建商基於利潤極大化,當然是要蓋好蓋滿。
灌公設通常有三種途徑:
1.管理委員會使用空間:
各式各樣的娛樂性公設(大廳、交誼廳、健身房...),
在正式建築圖中都叫做「管理委員會使用空間」
依「技術規則162條」有規定上限,當然是蓋到滿。
2.地下室免計容積:
依照法規,地下室每設一個車位,就可免計12坪,
實務上,車位(含車道)只佔8坪,
所以多出來的4坪就劃到公設了,100個車位就能生出400坪公設,
也就是地下機房、B1垃圾回收室、B1卡拉OK、B1會議室...
3.車道的模糊地帶:
在高房價地區,同樣一條車道,
劃入「汽車位權狀」大約30萬/坪,劃入「房屋權狀公設」大約60~120萬/坪,
因為這條車道汽車、機車都在用,劃入哪邊都有理,是目前常見的模糊地帶。
最後介紹一個反例:今年的新成屋「潤泰雙子星」
它的公設比只有19%,為什麼?
因為它是12層海砂屋,重建成15層大樓,算是建商做功德「蓋還」給原住戶,
自然沒必要灌公設,畢竟公設也是要成本價的,沒必要白花錢。
從這個案例就知道,
某些建商在新聞上哀哀叫說「法規越來越嚴,導致公設增加」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以上分享供各位議價、驗屋參考!
如果想了解大樓建案、都更的坪數計算,可自行算算看
https://sites.google.com/view/pre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