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
https://news.housefun.com.tw/williamhu/article/318200232108
內文:
2019/07/04 18:07
胡偉良的房市觀點/房價一定會下降,但只會緩降
相關關鍵字 #房價 #房市 #跌價 #多空觀點
文/胡偉良
大多數人心裡對房價都有自己的秤稱,但大家都同意當前房價不僅高,而且經過2003到
2014年這一波的矇眼狂漲,早已經脫離了民眾薪資所得所能負擔。當前的薪資收入別說在
台北市買房難,就是在新北、新竹等城市,想購買一套差不多滿足三口之家居住的房子,
除了要耗竭手中的大半積蓄外,還要揹負未來二三十年的房貸負債。有專家說,“無論房
價怎麼跌都不會讓每個人都買得起房”,這點筆者認同,但是當前的情形是:大多數人買
不起房、年輕人沒房。
只有極少數人擁有大量房子,他們不出租也不居住,只是單純的空置,這是資源的極大浪
費;而且更加可恨的是,這幫人還在肆無忌憚地炒作房地產,靠此瘋狂牟利。
房價一定會下降,但只會緩降(圖/好房資料中心)
新莊賠售案多起,房價慘跌。(圖/好房資料中心)
非但如此,當下仍然有很多人做著投資房產發財的美夢,他們固守著老舊觀點,堅定不移
地認為,房價不會跌,不管當前情況如何,房價再次崛起是必然趨勢。他們認為台灣不像
美日,市場足夠大、人口足夠多、需求足夠高,因此房地產始終會是支柱產業,加上興建
房屋的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因此房價不可能下跌,更重要的是已經擁有房子的大部分業
主們都不會讓房價下跌。
在我看來,這些想法有點自欺欺人。因為市場的真實情況已經不適合投資房產了,從2014
年到今天,雖然全國房市沒有迎來大降價,但是房市交易量只是維持平穩發展,過去動輒
40萬戶以上的年交易盛況已經不復見到,甚至連30萬戶都難以突破,換句話說,這兩年投
資炒作房地產的,基本都沒有賺到錢。
拿我身邊的真實案例來說吧:有專做房市投資的朋友,在2014年底的時候以2000萬的價格
買入了台北市的房産,五年過去了,房價漲到了2200萬,但是經過半年的時間勉強賣出後
,核算成本利潤,最後發現不賺不虧。但按他自己的說法,其實是浪費了很多精力,他坦
言自己買的樓盤位置好,房型也不錯,又是逢低進場,所以才有升值,很多朋友投資的位
置偏差的房子,五年過去一分沒漲的比比皆是。
筆者一直都告誡大家,不要總是拿過去的經驗來談未來,尤其現在的台灣已經不缺房,在
民眾所得停滯,剛需購買力嚴重缺乏,加上大多數成年民眾普遍已有房產的背景下,保持
原來的老觀點不變,最終害的還是自己。未來人口更少,更不可能缺房,那麼房價還能“
狂飆突進”嗎?還能永遠不跌嗎?
再者,以今年以來房市迎來「人造」的「小陽春」來說,仲介開發商手舞足蹈宣傳房市火
熱再啟,其實這只是2010年以來積壓的市場買氣的短暫回籠,這個量體是有限的,等到這
些需求得到滿足,既得利益者極力鼓吹的房市回暖終將只是曇花一現,市場並不會持續太
久,尤其非核心城區房價可能再度下跌。”
從政府推出了房地合一稅制之後,房地產就開始回歸居住屬性。當前的形勢決定了房市已
經不可能再重演2003年以來的火熱,房市不能太火也不能大冷,過熱在民眾負荷不了當前
房價的情況下已經少有可能,過冷則可能會引發政府的出手刺激以求救市。
很多人說,國家不會讓房價跌,這是經濟的命根。這句話只有部分正確,房價不宜驟然大
跌,因為會引起金融體系的系統化危機,但是隠中有降卻是政府所會追求的目標。房市降
溫房價回歸合理水平,受益的還有一般商業,製造、大眾消費等,銀行儲蓄也會回升,銀
行也有錢支援實體,實體若被激活了,產業欣欣向榮,民眾也好找工作,企業也有利潤,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房地產最終必定要讓利於民,不爭利於企業,日後房地產的暴利不再
。除了高階房地產,可以切向高端的住宅需求外,房地產業最終還是要切切實實向宜居住
宅方向發展,推動住有所居。
凡事要有度,什麼經濟發展水準,對應什麼房價,才對經濟最好。當下,房價止漲持續緩
跌,對經濟是好事,對社會也是好事。
心得:
難得看到胡老闆如此語重心長用心良苦的文章
我還以為建商都只會唱多
還是胡老闆其實是想壓低吃貨呢?
我只知道
板上的房產高手過去幾年都沒虧過 未來更不可能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