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emih (Sayginer)
2019-11-02 01:23:44連結: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23750240709.html
內文:
知名建商遭控 銷售預售屋未依規定設立履保專戶
2019-11-01 16:30
好房網News記者李彥穎/台北報導
台北市一名葉小姐控訴,她在2013年11月購買國泰建設高雄博愛二路「R13馥建築」
2戶預售屋,並且先繳交總價1億元的3成,也就是3千萬元價金,但是在2018年4月開始交屋
時,卻發現住宅有多項瑕疵,因此拒絕交屋,沒想到國泰建設直接以她違約而逕行片面解
約,並且沒收1千5百萬元,葉小姐陳情金管會,才得知買屋價款並未匯入契約內容所載的
履約保證專戶內,而只是國泰建設的一般帳戶,氣得投訴議員。對此國泰建設表示,本案
履約保證機制,已經採用價金信託方式,依相關規定執行,強調葉小姐的說法為「不實指
控」,國泰建設「保留法律追訴權」。
葉小姐表示,2018年4月她進到住宅裡面,發現冷氣排水孔沒有裝設、地板也裂開,她找來第三方單位
進行公設檢驗,竟然發現高達800項缺失,而且建設公司不給她選車位,直接選了2個相鄰
的車位給她,但因為其中1個車位靠牆,車子停不進去,結果只能停1台車,她因此要求建
設公司進行改善,否則不交屋。
台北市一名葉小姐控訴,她向知名建商國泰建設買預售屋,對方要求她匯款戶名為「國泰
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明顯不是履約保證專戶。照片葉小姐提供
https://i.imgur.com/5tOCvgD.jpg
葉小姐表示,國泰建設在她提出質疑之後,拒絕出席消費者協調會,反而直接認定她因沒
有在建案拿到使照之後四個月內完成使用權移轉登記,視同違約,而沒收她預付的1500萬
元,她因此至金管會陳情,才得知買屋價款並未匯入契約內容所載之履約保證專戶內,她
懷疑國泰建設挪用或轉投資其所匯繳價金,涉及背信,還涉及詐欺。
台北市議員徐立信表示,當初國泰建設要求她匯款的帳號,戶名是「國泰建設股份有限公
司」,葉小姐以為這是履約保證專戶就匯入3千萬元,但是這個戶頭明顯不是履約專戶,
成為該案最大的問題。
對此台北市法務局消費者服務中心主任徐逢源表示,葉小姐遇到的問題,是所有想
要購買預售屋的民眾會遇到的問題。首先根據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
項,消費者若在交屋時發現瑕疵,有權要求建商進行改善之後才進行交屋,因此國泰建設
片面解約的方式已經違反規定,國泰建設提供的戶頭,只是一般的建設公司帳戶,這點也
違反規定。 徐逢源表示,消費者若要自保,應該在簽約時就要求確認履約帳戶的名稱,
正常應該明白標示為某建設公司的履約專戶,並且應該要在履約專戶的合作銀行官網,查
詢到該專戶的資訊,這樣才有保障。
國泰建設對此回應,該建案在2017年7月取得使用執照,2017年9月起通知客戶辦理交屋,
但葉小姐直到2019年4月22日仍未完成交屋。國泰建設強調,「本案履約保障機制採用價金
信託方式並依相關規定執行,葉小姐指稱本公司未依規定辦理為不實指控,公司保留法律
追訴權。」
心得:2戶1億 1戶5000萬 不知道多大坪數?
所以履約專戶 到底要怎麼樣 才能對消費者有更進一步的保障阿?
作者:
IS0987 (FQ)
2019-11-02 02:09:00這新聞是不是之前就報過了?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19-11-02 02:12:00自己沒看清楚合約這些缺失不構成不交屋的要件履約保證並不是強制性的程序所以除非合約有寫有要做履保,並有支付呂寶費用否則匯入建商戶頭,並不違法這個怎樣凹基本上都是國泰贏面超大拿幾千萬去跟建商對賭,這其實我來解讀是轉賣賣不掉,又交不了屋,被卡死想要凹解約來解套,找一堆藉口800個缺失這種爛藉口,滿地的新屋都在用結果最後,連最後一搏跟建商對賭都輸了so,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的投資以及,投資不要賭博!!!否則萬劫不復
作者:
aesdu (123)
2019-11-02 03:13:00之前一堆網友教人卡不撥款的下場就是這樣,卡交屋款才是法定正途。交屋款在房地總價5%以下的快去申訴!
作者:
Nightu05 (Tiffany)
2019-11-02 03:26:00我以為現在的缺失隨便都破千XD
作者:
JuanWang (谷底之路 沒有盡頭)
2019-11-02 04:27:00舊聞重爆 國泰也很衰 惹到這種人
作者:
HarryHTC (Harry)
2019-11-02 06:24:00投客愛炒又不服輸的 案例
作者:
deltaz (我還懂不懂飛翔)
2019-11-02 06:59:00這個案子又出來啦?上次吵說車位不能停車,結果照片裡面就停了台車,房子沒冷氣排水,照片上就大大一根排水管,只能說愛炒房就要有能力吃虧損認賠
作者:
F93935 (帥氣å°æ›¸ç”Ÿ)
2019-11-02 07:12:00不想交屋狂找碴而已
看推文,所以是政府法務局官員官員依主管業務的說明錯了,官員才是違法嗎?
作者:
Anyotw (Yoman)
2019-11-02 07:23:00賠錢就賴皮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9-11-02 07:49:00跌價後的各種賴皮
作者:
kevinhon (kevin)
2019-11-02 08:02:00不會學tc大叔和洨明56囤起來租人傳承給魯二代就好?
作者:
whface (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2019-11-02 08:12:00啊不就現價跌慘 找缺失看能不能解約免賠 結果踢到鐵板
作者:
bolten (黃金單身漢)
2019-11-02 08:12:00有人會天兵到把,投資客無法轉賣找碴卡交屋款,還是一般正常客戶真的因為缺失卡交屋款,混為一談也是奇葩。後者幾乎透過一兩次修繕都可以達到標準。你如果真的要找碴拿放大鏡來驗油漆牆面。怎麼可能是平的...這就是找碴。現在資訊這麼發達,去在地人粉絲團或是,01壇隨便發個文,貼一些照片缺失,非刻意找碴的問題,整個案子都不用賣了。
作者:
kl0408 (小魏哥)
2019-11-02 08:22:00預售屋新成屋有人在做履約保證的嗎? = =這麼知名的建商 風險應該是很低了吧 那麼怕就買成屋阿 ...
作者:
neverli (想睡)
2019-11-02 08:41:00國泰同集團有銀行 肯定是走信託這條路的阿
作者:
F93935 (帥氣å°æ›¸ç”Ÿ)
2019-11-02 08:44:00國泰還會怕他倒?天才 給法院判啊,爭取8%就好了全身而退不可能 代銷錢都拿走了國泰那麼大,慢慢陪你玩,拿滿15%是一定的
作者: yyc210 (UHBIJNOKM) 2019-11-02 08:56:00
買貴在那邊一直煩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9-11-02 08:58:00台灣房子哪有在跌價的 放久一定賺啊 樓上幾位說跌價賠錢的是怎麼一回事?
作者:
Linerange (Linerange)
2019-11-02 08:59:00她耶買貴太多一戶五千萬也太盤
作者:
F93935 (帥氣å°æ›¸ç”Ÿ)
2019-11-02 09:19:00常常都有一批莫名的投資客挑戰高雄豪宅來炒 不知道聽過第幾個人掛了只能說台北客太87了 到全台哪裡都亂買
作者:
aesdu (123)
2019-11-02 09:23:00用負面教材機會教育又沒什麼。一般民眾法治觀念低落,更是要如此。也許這件案很明顯是投資失利找藉口。相關從業者看多了,覺得其他人都是笨蛋。還是要說,大家要注意交屋款為總價5%,是法定讓你可扣住的款項。相關從業者就繼續吠吧。又有兩個案子網友取回交屋款,從零改5%那又如何,呵呵
作者:
bolten (黃金單身漢)
2019-11-02 09:36:00投資客不管修繕完成1000%,還是不會交屋好嗎?跟一般自助的類比養成,不倫不類。有時候和氣生財,達成調解不代表上法院會贏。跟勞資糾紛調解會差不多,也是搓湯圓,調解不成就送法院。只是交屋款這案件,等法院判決確定,房子應該早就完工,似乎沒上法院意義
作者: fairyofmoon (工作 是 為了 不工作) 2019-11-02 11:25:00
加價賣不會嗎
作者:
HarryHTC (Harry)
2019-11-02 14:08:00投客刪文哥 笑投客? 幻想王又在幻想了!
作者:
smaller ( )
2019-11-02 14:17:00這個就明顯買貴不想交屋 想刁而已
同學買新竹知名建商 尾款只能3% 要改5%請你退訂
作者:
aesdu (123)
2019-11-02 16:27:00交屋款3%還沒退訂的,快去消保會投訴,有機會拿到建商解約最高15%解約金+已繳金額返還喔!我手上有個案拿這15%解約金約一百多萬去買其他建案XD最差也不過交屋款修正至5%而已。
作者:
bolten (黃金單身漢)
2019-11-02 19:06:00買兩戶總價1E,自備3000萬,只沒收1500萬。所以沒收15%。所以房價跌超過15%?不然自住的客戶還是會交屋。
作者:
cheerga (Cheers)
2019-11-03 01:22:00這女的還不放下嗎......
作者:
Anyotw (Yoman)
2019-11-03 09:49:002013年下手的,高機率跌超過15%。凹下去也是生意,輸了最多賠15%,考慮信用問題應該是官司打到底,被笑也打到底
作者:
Tattoo (跟隨我^^)
2019-11-03 10:15:00當初一坪大概35以上,現在不知道多少
作者:
zebirlin (李奧納多皮卡丘)
2019-11-03 12:42:00高雄又超大坪數,最後一定30以下,台北人用台北眼光買高雄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