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實際案例分享
[案例一]
本案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容積率225%),為四樓公寓改建為大樓之重建案,
某地主原本持有:21.95坪(主+陽) 與 1.51坪(樓梯間) 無車位,
重建完工後分回:21.95坪(主+陽) 與10.33坪(公設) 與1個平面車位,
【重建前價值:(21.95+1.51)x每坪65萬=1525萬】
↓
【重建後價值:(21.95+10.33)x每坪110萬+1個車位350萬=3900萬】
[案例二]
本案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容積率300%),為四樓公寓改建為大樓之重建案,
某地主原本持有:17.06坪(主+陽) 與 1.45坪(樓梯間) 無車位,
重建完工後分回:18.77坪(主+陽) 與8.83坪(公設) 與0.56個平面車位,
【重建前價值:(17.06+1.45)x每坪30萬=481萬】
↓
【重建後價值:(18.77+8.83)x每坪42萬+0.56個車位100萬=1259萬】
以上兩個案例都獲得了2.5倍總價值,
雖然獲利如此巨大,但許多屋主還是不願都更,
其原因也不難想像,大概就是:
1. 一樓、頂樓爭執分配不公。
2. 違建、頂加、一樓加蓋通通不算產權,屋主不爽。
3. 重建後,土地持分會被稀釋,感覺像在賣祖產。
4. 要繳土地增值稅、大樓管理費、更多房屋稅。
5. 老年人要搬家,嫌麻煩。
6. 對合約不懂,怕被建商騙,也怕蓋到一半建商跑掉。
7. 拖越久,以後政府給的容積獎勵越來越多。
更深層的還包括,精華區的新成屋釋出越少,手上房產價格越硬。
總之,以台灣的現狀來看,
都更就是富者恆富,不都更則富者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