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itt (君子之交淡若水(M))
2021-06-11 22:49:58過往曾經看過天下雜誌某篇報導,有學者道出台灣要快速發展,需要大舉搞基建,
最需要的就是錢,尤其台灣跟其他國家來說,現代化與都市化可以說是相對速成,
別的國家演化需要50年以上的歷程,台灣二三十年就能辦到,
為何可以如此? 土地財政也可以說幫了不少忙
台灣缺資源,缺國際地位,單純的租稅等收入撐不了國家財政,加稅又易招致反感
以及導致資金流出,反而土地財政成了政府榨錢的重要管道之一,
地方政府一直將土地開發與賣地和地產稅視為重要的財源,
中央政府也靠著賣國有地與開發國有地或地上權與租賃等等創造財產收入,
既然賣地或是開發,當然希望地價愈高愈好,解決了財政,
當然也付出高地價與高房價的代價
那個學者還說如果不靠這個,台灣不太可能發展到這種規模,沒錢什麼都搞不出來,
也許這就是缺資源又缺國際地位的小國悲哀的地方吧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21-06-11 23:32:00所以政府不怕漲怕跌.打房的用意是去風險化和壓低漲幅.當政府覺得他過得ok的時候,就不希望房價漲太快.就會壓制漲幅.等到他有需求的時候,才放任房價大漲.不過因為政府控制房價會有一定的誤差.所以實際市場是無法這麼完美的.不過整體而言對政府來講,大概觀念就是這樣.因此期待政府把價格打下去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是漲太快,必然被壓制.除非發生災難等級的事情,政府需要大量的錢.才會放任房價多漲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