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2016 (總會有一天)》之銘言: : 好奇問 : 如果不是社會住宅,而是跟目前一樣自由買賣市場,你想買哪就買哪 : 但生一個小孩,獎勵頭期首付-5%,房貸上限+10年,寬限期+1年 有吸引力嗎? : 以目前普遍的首付2成,貸款30年,寬限期3年來看 : 1寶:首付1.5成,貸款40年,寬限期4年 : 2寶:首付1成,貸款50年,寬限期5年 : 3寶:首付0.5成,貸款60年,寬限期6年 這完全完全沒有用,怎說? 頭期款1成,或房貸40年 可以讓3~4年內的人會比較容易買房,但過3~4年後,房價會漲到 其均衡價 用數字來講範例 中位數1000萬房子,首付200萬,200萬現金就是現在中位數願意出的價格 你降低5%,150萬 那現在有150萬的就會出價的人變多,大概出價個2~3年,就會把房價推升到1333萬 因為1333*0.15=200,200萬就是中位數願意出的價, 你降低5%,就會把房價推升到1333萬 同理頭期款1成,房貸40年,50年都是一樣,就爽前2~3年,還有老人 用這些招才是坑殺未來的年輕人 擴大生活圈,讓人口密度全面降到350/公頃才是正確的 至於不到300/公頃的,就大量用資源拉到300/公頃 這也是目前中央政府的方向 至於生育率,這是老題目了,世界各國都是收入愈高,生育率愈低 這是大一經濟學,"機會成本"的範例了 在台灣當然也是,但台灣跟歐美國家不同的是, 受宗教因素影響太小,墮胎率比較高而已...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come_and_fertility 1. People earning more have a higher opportunity cost if they focus on childbirth and parenting rather than their continued career. 2. Women who can economically sustain themselves have less incentive to become married. 3. Higher-income parents value quality over quantity and so spend their resources on fewer children. https://reurl.cc/zWV2jp Birth r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記得,降低首付,降利率,房貸延長,提高容積率, 這些都是有毒糖衣,爽到資產階級而已 讓準備退休老人一個月5~10萬,變成1個月10~15萬而已 政府也知道,通常是有經濟危機時才會用這些武器 武器一用要收回都是很難的 至於少子化,用移民就解決了,輕鬆 台灣人口密度還不夠高嗎? 東京都心大概就台灣的彰化等級而已....... 搞不好還比彰化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