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2 (oh!my志玲)
2022-11-23 14:16:41連結:
https://reurl.cc/91R6kj
內文:
房產〉六都與新竹3年來房價大漲
上漲金額就抵掉4至20年儲蓄
儲蓄追不上房價上漲,統計過去三年六都與新竹房價
表現,房屋加上車位產品的中位總價,六都與新竹 3
年多出 122-731 萬元,對比 2021 年的家庭儲蓄來看
,3 年房價上漲抵過 4-20 年的家庭儲蓄,其中差異
最明顯的是新竹縣與台中市。
統計顯示,新竹縣去年平均家庭儲蓄 28 萬元,不過
房價三年多出 583 萬元,幾乎抵上 20.8 年的家庭
儲蓄;台中市 3 年房價多出 362 萬元,但去年家庭
平均儲蓄為 21.68 萬元,也抵過 16.7 年的家庭儲
蓄。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這波房
價上揚,對於有資產與沒有資產的族群差距甚大,即
使名下只有一戶房子,財富也跟著景氣增加,至少不
用去追房價,但若是手上沒有資產的族群,未來要購
置不動產,相對負擔也增加許多,尤其有些區域新房
子的房價漲幅更是驚人,購屋人只能透過挑選舊一點
、小一些與遠一點的房子,降低購屋負擔。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顯示,2021 年全台六都加上新
竹的家庭儲蓄,平均每戶為 21-36 萬元,但顯然儲
蓄追不上房價上漲。台中市的房屋加車位中位總價,
3 年來從 765 萬元,增加到 1127 萬元,多出 362
萬元,但去年台中家庭每戶儲蓄 21.7 萬元,三年房
價上漲抵過 16.7 年的儲蓄金額;新竹縣房屋總價則
是從 825 萬元增加到 1408 萬元,但去年平均家庭
儲蓄為 28 萬元,房價漲幅抵過 20.8 年的儲蓄;
台南市則是從 560 萬元增加到 800 萬元,去年的
每戶家庭儲蓄則為 21.5 萬元,房價增加的負擔金
額相當於 11 年的家庭儲蓄。
https://i.imgur.com/ONtAAjP.jpg
心得:
等一下,前幾年說好的晚一年多一台賓士呢?
新竹縣價差20.8年儲蓄,榮登漲幅百分比王
台北市價差20.1年儲蓄,漲731萬榮登漲幅金額王
不過可惜短期都見高了
作者:
alfi2016 (alfi2016)
2022-11-23 14:28:00糕點
作者: lionwin (lionwin) 2022-11-23 14:28:00
這就是C大一直說的,存錢追不到房子,以屋換屋才是王道
作者:
H2 (oh!my志玲)
2022-11-23 14:31:00時間點是抓2019到2022, 換個時間2013到2018就不一樣了
作者:
henrk (台北大肥貓)
2022-11-23 14:39:00自住本來就該先求有再求好,就算房價跌就當付租金
我2020年底買 現在實價登錄大約多了600萬吧 想起來很可怕不過沒賣都不知道 鄰居能賣出這個價 我未必賣得出 只慶幸沒有買得比別人貴 家人住起來舒服就沒問題了台北市我覺得沒有漲這麼多 應該是統計到了很多大坪數?一平均下來就變731萬 不然感覺北市沒有很大的漲幅
作者:
cblade (cblade)
2022-11-23 14:54:00真的只能加價買多
有啊,我2018買台北市新成屋比起鄰居2014買時是多了一台S class沒錯..
內湖的話2014~18似乎沒啥跌如果是豪宅型的我就不知道了
作者:
jupei (沛)
2022-11-23 15:36:00晚一年多一台啊 投資客多一台
作者:
sunsand (有狗也不是很怪的事情)
2022-11-23 15:45:00台灣房价在2020以前偏低嚴重 不買的自己要檢討
這三年的確最猛。這三年我買賣價差就賺了1345萬了真的很感謝這三年
作者:
v263578 (v263578)
2022-11-23 22:14:00QE工程師大傻幣,明年gg
內湖2014-2018,如果都是建商/仲介賣的似乎只有微跌,但我們社區比較特別,最低價是地主戶被法拍,再來還有國產署跟都發局的標售,所以那幾年價錢跟建商售出的有明顯差距光都發局的標售底價就從只比建商成交價略低一年多降了接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