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ewswim (看到什麼才是真的)
2023-01-29 13:13:55看見很多空方喊:大部分人都買不起啦
但這明顯跟看見事實不同,
台北新北:要買到"宜居的": 這種條件其實不難
(宜居的定義:公車轉乘15分鐘內可到捷運主線 藍綠橘紅褐線 )
房子有大小,地點,屋齡,
如果不考慮30年以上屋齡,
那年輕人選擇小一點的,權狀20~30坪,(2房1廳)
其實1000~1500是可有很多選擇,
很多喊貴的人根本還沒看過房,
或是拿個豪宅說現在房子好貴,年輕人怎麼買得起,(但豪宅本就不是賣給年輕人)
怎就不去喊年輕人怎麼辦的起美國運通黑卡?
從心理上只是想營造 "大家都買不起" 的氣氛,
來合理化 "到一個年紀,自己卻還沒買" 這樣不光彩的事實,
這2~3年房價確實漲滿多, (依據地段 區域有5~40%不等的漲幅)
但即使如此,也還是沒到 "大家都買不起這種情況",
台北新北很多地段也確實沒很貴: 大台北的 東西南北側 都有相對便宜的區域.
買得起的定義:
現金頭款可能2~300萬 搭配20~30年期房貸.
很多人根本還沒看過房,連走進銷售中心問都沒有,就跟著大家喊買不起,
到底是買不起? 還是不想買?
當反問他:那多少錢才買得起...?
他又會支支吾吾說不出來,然後隨便回你個1000~1500萬,
但當你舉出多個區域可1500萬買到新房,
他又跟你說地點不滿意,要捷運站旁,要大安,信義,...
或是跟你說至少權狀要30~45坪才像房子...
層級立刻從:買不起... 變成要買心目中好的房...
(說的好像外圍不能住人一樣, 權狀25~30坪不能住人一樣)
如果是夫妻兩人:那可能空間要大些,選擇權狀30~40坪.
如果是單身一人:那也可以依據自身財力選擇權狀20~30坪.
※ 引述《XD456 (佛系投資)》之銘言:
: 今年過年 很難得幾個大學同學可以聚聚
: 這是我們認識20年的聚會 也變得跟以前很不一樣
: 以前的聚會是 路跑 爬山 打保齡球 吃飯
: 現在的聚會 都是帶老婆小孩 約公園讓小孩放風 大人才能好好聊天
: 這次的同學不多 不過還好有FB和IG 也是能知道其他人狀況
: 簡單的說 八成的同學都結婚買房生小孩了
: 我們只是後段大學的企管系 班上最多的職業是國營和公務員
: 科技業金融業製造業也都有同學在裡面 企管系嘛 各行各業都有同學
: 但是沒有富二代 也沒有鄉民口中的高薪職業(醫生 科技新貴)
: 即是如此 大家也都在這幾年順利地買房生小孩了 而且生兩個的比生一個的多
: 說真的 我們都是一般人而已 PR都低於50%的
: 連我們這群人都順利結婚買房生小孩了 到底還有誰沒辦法?
: 還是只是不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