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https://reurl.cc/vkkG91
內文:葉憶如|Yahoo財經特派記者
葉憶如|Yahoo財經特派記者
2023年3月8日 週三 下午5:57
央行去年升息三次、共計2碼,民眾擔心今年再升,房貸利率恐飆破2%
負擔加重下加速還款,讓金管會最新公布元月國銀房貸餘額月減113億元
史上首見房貸不增反減情形。
據銀行局最新統計,截至今年1月底,國銀購置住宅貸款餘額為9兆3180億元
較去年12月底的9兆3293億元,月減達113億元,是從2018年有統計以來首度
出現月減趨勢。
此外,購置住宅貸款年增率,也從去年12月底的6.47%,1月份持續下降到5.56%
創下2019年10月以來最低點。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解釋有二大原因。一是元月適逢農曆春節,銀行營業天數少
交易量也萎縮;二是央行升息以後,有房貸的民眾也會選擇盡量還款,過去利率
低時可能還可以負荷,還款動作沒有這麼積極,但利率升上去後,民眾就會選擇
加速還款。
此外,銀行對住宅貸款餘額與建築貸款餘額共12兆8056億元,年增率降到6.59%,
創2019年9月以來最低點。
童政彰表示,國銀的房貸、建築貸款年增率持續下降,主要是央行升息導致房貸
成本漲,加上通膨推升建築成本,建商推案速度變慢。
至於依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設算,不得超過30%。據統計,1月底國銀辦理住宅建
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為13.4兆元,占存款總餘額加金融債券發售額50.73兆元的
26.41%,是2019年9月以來的低點,上一次的低點是2019年8月的26.33%。
個別銀行方面,踩紅線家數亦大減。沒有1家在29%以上,28%以上未滿29%的有3家
27%以上未滿28%的有11家。(審核:呂俊儀)
心得:最近碎碎唸說有點可怕的東西
內部數據不好放,剛好有新聞拿出來講
就來說文解字一下
我們先確認2022~2023是處在一個
去槓桿,緊縮週期,企業縮減資本支出
且去掉疫情紅利的時空背景下
在這樣的狀況,一個不小心都會發生
2008雷曼兄弟的狀況
沒記錯的話2008年我在投顧公司
那時候電燈打開每個人的臉都是綠的
因為交易所的螢幕都是綠的
去年的瑞信,英國國債山雨欲來
台股從18000往下殺到12400
空單應該都佈滿了
記得那時候股版傳奇A33河蟹極跟愛謝客
成為鄉民的笑柄
結果 結果 結果
就一路彈上來到現在
有興趣的可以a我id看
我有沒有講台股好房市好,台股差房市差?
沒錯,就是這麼直觀又簡單
台股從127xx往上彈到15818
之前朋友的案子冷掉沒人
本來想說484提前度假了
沒想到這幾天都沒人理我
原來是各案場來人又多了起來
瑞信過關,英國養老金過關
CPI跟PPI跟非農
跟十年期五年期公債值利率倒掛又如何?
美股要漲就漲,台股還世界強
FED放鷹也沒台股的事
問題來了喔,要來了喔,確定喔
大陸解封,內需會上升還下降?
我們再翻回2021年拜登擴大基礎建設
現在承接的就是當時政策的苦果
好了,俄烏戰爭打到現在還沒完
缺糧食缺到後面終於缺雞蛋了
美國通膨也打不太下來
現在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要解封了
來賭一下中國為了要刺激因為疫情衰退的經濟
會縮減還是擴大基礎建設?
老實說我很喜歡來房版發文
是因為我在代銷界裡面
沒幾個可以跟我聊這個
能跟我聊這個大多是能把我
買下來再賣掉再買回來再賣掉的大客戶
但我老追著他們問這些也不好意思
所以上來拋個磚
沒想到還沒引玉先砸到人家的痛腳
比方把手上貨拋光的小投資客
發現房價沒跌還漲
結果手上的貨都便宜賣掉了
現在也買不回來了
回到本題
最近這一週來人成交都有增加
主要是建商被前一季這樣一凍發現不好賣
客戶發現都不買也不會降
兩軍香蕉....阿不是相接後
賣的沒賣貴,買的就願意買
最重要的是回到最原點
緊縮週期去槓桿帶來的升息
沒有造成大量成屋拋售(謝謝你房地合一)
縮減資本支出帶來的裁員
沒有造成大量預售屋降價賣(房地合一:.....看我幹嘛)
然後你現在跟我講貸款餘額下降...
然後中國大陸慢慢解封會發生什麼事?
又拋了個磚,希望不要再砸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