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以前收入更高, 房價卻還好

作者: alotofjeff ( )   2025-02-22 22:06:29
2000年以前
有一批竹科新貴
分紅是拿股票
1萬元的分紅就是一張股票
例如台積電工程師,一年拿50萬分紅
就是50張股票
即便那個年代股價大約60-80而已
50張也是300萬-400萬
這還最基層的工程師而已
連打掃的都能拿5-10張股票
那時不流行外包約聘,打掃站崗的都是正職
anyway
那個年代的科技新貴
收入絕對屌打現在的一線大廠工程師
為什麼新竹的房價卻在2010年後
才感覺稍有動靜呢?
甚至真的到2020年後才開始狂噴
在1980-2005年之間這竹科的黃金年代
工程師們就這麼看不起房地產嗎?
作者: jerry1019 (古密斯)   2025-02-22 22:10:00
沒漲嗎?當年新竹物價可是直接影響到竹東鄉下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25-02-22 22:14:00
作者: hortl233 (hinet.net)   2025-02-22 22:15:00
這隻是不是在作夢呵呵先不講人數差異,00年和08年有什麼屌事記得嗎?分紅費用化08年上路
作者: peteryen   2025-02-22 22:29:00
那時候工作個10年就能告老還鄉了,誰會想留在鳥新竹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25-02-22 22:30:00
那時候科技新貴嗆年薪千萬.配股的好像非機電和資工,都可以隨便拿百萬.那時候的百萬可比現在大一些.突然間就...股票沒了.
作者: alotofjeff ( )   2025-02-22 22:31:00
我知道00跟08發生的事,所以我才說2000以前啊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25-02-22 22:31:00
不過你說1980 2005?1980~1990 1990~2000都有大漲阿.1980那一波漲很兇耶.翻倍翻倍翻被這樣.1990~2000那一波漲比較溫和,主要是那時候資金已經在外桃.
作者: alotofjeff ( )   2025-02-22 22:32:00
以前收入更高,怎麼沒把新竹房價炒到一坪50萬之類的,你說當時人數少,問題是房子也少啊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25-02-22 22:32:00
而最後資金外逃的最嚴重現象就在2000崩盤到2003.那時候工程師人數比現在少太多了.也因為人數少所以收入明顯高很多.另外價格不是直接就到目標價的.價格要慢慢漲上去.你一下子就到目標價,會把別人嚇死.就像你現在高雄新屋150w/p台北200w/p你覺得怎樣?但沒辦法,所以就40 45 50 55這樣慢慢往150w漲上去.1980~1990也是漲很兇...翻倍翻倍翻倍..但也是要慢慢漲上去.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25-02-22 22:35:00
地太多 買來自己蓋不貴
作者: f496328mm (為什麼會流淚)   2025-02-22 22:37:00
以前還有無殼蝸牛運動,你現在說以前房價還好叫他們情何以堪20 年後,也會有人來問,以前房價便宜
作者: hortl233 (hinet.net)   2025-02-22 22:38:00
以前無殼蝸牛都變有殼房蟲啦
作者: wang56 (wang56)   2025-02-22 22:42:00
馬政府時期房價物價都很低,但還是被罵翻身在福中不知福
作者: NTU303150195 (NTU303150195)   2025-02-22 22:43:00
油電雙掌
作者: loopdiuretic (環利尿劑)   2025-02-22 22:46:00
早說 你怎麼不去無殼蝸牛的集會面前說
作者: brigand (台灣加油)   2025-02-22 22:49:00
無殼蝸牛運動的領銜人自己都做生意賺大錢,雖然他說他只有一棟房子自住,我自己是不信啦,但是可以看得出來能力強的人,到哪都會成功,辦活動能辦到變成歷史的重要的一個記憶,出來做生意也是做到賺大錢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5-02-22 22:52:00
從業人數差很多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25-02-22 22:54:00
學士以上當做買房人口和你聽到的收入就這麼簡單
作者: giveme118 (118)   2025-02-22 23:03:00
辦活動出名的現領月薪20萬
作者: kagaya (~~)   2025-02-22 23:30:00
這題我知道,那時候不用炒竹科, 人家直接買信義區......
作者: prostar   2025-02-22 23:33:00
人還沒這麼多。正常人房子再便宜也不會買很多間
作者: kagaya (~~)   2025-02-22 23:34:00
我想工程師不是看不起房地產,他們是看不起新竹吧....
作者: Redchain (水光瀲灩晴方好)   2025-02-23 00:07:00
以前新竹這個鳥不拉機,竹科工程師拿了薪水和分紅只想在台北或回老家置產退休,所以才會在像金山街這邊集中找租屋待著一陣就好,這群人只是當自己是新竹過客,當年新竹一坪10多萬根本沒多少人要,後面才有了在新竹置產的觀念,錢才開始湧入
作者: kagaya (~~)   2025-02-23 00:10:00
說好的五年十年就退休,誰會想在新竹繼續待....
作者: GGFACE (ggface)   2025-02-23 00:10:00
因為人少啊 那些人現在都在吸學弟妹的血好嗎-.-
作者: lovebridget (= =")   2025-02-23 00:11:00
人數不同 80年2萬 90年9萬 現在17萬 有統計的
作者: Brioni   2025-02-23 00:15:00
要考慮20年前的有收入人口比現在少
作者: kage01 (嗯)   2025-02-23 00:23:00
賺快錢賺完了回雙北了 那時候定居新竹的少
作者: jerry1019 (古密斯)   2025-02-23 00:57:00
前老闆月收百萬也不住楊梅,直接住台北東區
作者: njunju (妞妞)   2025-02-23 01:16:00
2000以前房地產前幾年前一波剛崩 然後金融海嘯 網路泡沫一堆人虧錢 利率也5%以上吧 當然沒人買2000-2002家父年收千萬 但股票也是輸一屁股我記得當年儲蓄險都有一年9%10%的 誰想買房
作者: chouvincent (我肥宅 我驕傲)   2025-02-23 01:30:00
民進黨炒地皮啊 建商跟政府大賺
作者: hsnu127348 (su35k4vul3sp41u)   2025-02-23 01:32:00
以前的竹科新貴人數超級少,現在年收兩百以上的工程師滿大街
作者: pastevil (到未來)   2025-02-23 01:48:00
2016年開始急速上漲,新青安後噴出,給你參考
作者: supereva (eva)   2025-02-23 02:50:00
價格看供需的 你年收一千萬 一個便當100元就能買到你不會白癡去買300元當然你說300元買不買得起 買得起啊 那就是供需失衡以後 100元的便當消失了只剩300元便當 你只好買300元的年收高代表容忍上限高 但價格永遠看供需但那時的確會買比較多間 我鄰居竹科老人 只咬坤山新案一率買那時每個人的投資秘訣都不一樣 資訊沒那麼公開 以前租屋的房東是聯電退休蓋整棟出租 另一個工研院的也是都在現在看起來的黃金地段 同學老爸也是在高鐵區買地自建 在璞玉和其他地方還有地竹科有陣子也流行郊區別墅型社區 如國家藝術園區那一代去別縣市買的也很多 我家以前直接去買台北了 那時候又不貴
作者: TFK822   2025-02-23 05:51:00
適應當代遊戲規則。整天緬懷和拿他國情況沒幫助
作者: fbifxxkma (FBI帥哥恐嚇騜)   2025-02-23 07:37:00
啊不是有無殼蝸牛夜宿活動,自己gogle一下
作者: NeeRee   2025-02-23 08:11:00
以前第一年配股就有頭期款了
作者: samarium (HelloWorld)   2025-02-23 08:50:00
又在偷換概念時空錯置了…你繼續
作者: yytseng (yytseng)   2025-02-23 08:55:00
那個時候一年買一間,哪裡看不起房地產了?工號30的櫃檯小妹都買別墅加911了,你說的數字是分紅費用化之後的,低估早期員工了不過打掃的是外包的,跟竹科分紅沒關係,看的說打掃的拿分紅這種言論,就知道外行,END
作者: quiet93 (台大雲嘉傳真情^^ NI
因為貸款利息跟貸款年限不同整體的工程師人數也不同
作者: cheny10 (微風)   2025-02-23 12:00:00
那時代的新貴都買別墅或透天或退休移民,現在別墅也不值錢
作者: azaz12345 (仁)   2025-02-23 13:49:00
投機市場發酵+瘋傳開槓桿的手法導致房價被投機客掌握+下暗示引發Fomo房價上升幅度開始脫韁遠超正常通膨幅度
作者: fransiceyho (天氣很棒)   2025-02-23 17:18:00
當時工程師是買大坪數有管理室的透天別墅社區 誰給你高價買集合住宅被笑死以前工程師嚮往的是美式透天社區 有錢也不會去買新竹市區的房地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