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COSTCO退貨記錄到底是怎麼算的?怎樣算多...怎樣算少...
沒錯~顧客有退貨權力,店家也有退卡權力
企業在全球化擴張的時候本來就會因為各地民情不同會碰到很多問題
你可以說台灣人"消攤"、習慣差
我也可以說明明就店家商品有問題,但因為退貨成本高就惱羞、不給退、拔會員
只是所謂的退貨紀錄是有什麼KPI可以衡量的嗎?
用件數、金額去算退貨率,還是可以細到用商品剩餘價值去算?
這其實衍生很多種情況...
件數:假設我購買次數不多,但就真的剛好嗆死要退一件,用這種方式算"退貨率"
不就很衰,難道要我硬吞?
若我購買次數多,基數一大,退貨件數相對就多,用件數去算當然吃虧
金額:假定我每次都小額購物,就因為某次大額消費要退一筆高值商品,用商品價值
去算也很倒楣
若每次消費都一大筆的錢在花,退貨都退高值商品不就很正常,用退貨總額
當門檻的話,當然一下就爆表
剩餘價值:很多人愛講特例...一盒剩一片的牛肉、半罐牛奶、一盒剩一顆的巧克力、
三顆奇異果~
那我也可以說一盒牛肉只吃一片、一罐牛奶只喝一口、一盒巧克力只吃一顆
、一箱奇異果只吃三顆~
消費者完全沒佔便宜,那這些東西在算退貨門檻時能夠將剩餘價值扣掉嗎?
如果不行,我明明只退其中一個小包裝的東西,結果退貨是算那一大包裝
的紀錄?!(件數或金額都很慘)
還是我每次要退都要考慮退回去的話,COSTCO能不能再賣,不能就不要退?
有沒有這麼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