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取名有多重要?這家上市公司的王牌產品

作者: ez25255 (978)   2017-03-19 00:27:28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上市前的市調很重要,你永遠不知道當地人的喜好跟出產國差多少!
http://mystock911.com/20170315_291451.html
 上世紀20年代,一款風靡美國的黑褐色碳酸飲料登陸中國上海,卻遭遇“滑鐵盧”,幾
乎無人問津。
  生產這款飲料的公司做了一番調研,發現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顏色。這款飲料和中國的中藥湯劑很相似,給人一種會很苦的感覺。
  第二個原因是口感。這款飲料溶解了大量二氧化碳,一開瓶會冒氣泡,很多中國人覺
得很古怪,不敢喝——甚至還有謠言說喝下肚子會爆炸。
  真正要命的是第三個原因,這款飲料登陸中國的中文譯名叫“蝌蝌啃蠟”——相信很
多中國人光看名字就倒盡了胃口,更別說去買一瓶嚐嚐了。
  蝌蝌啃蠟公司意識到這個問題以後,懸賞重金公開征集譯名。最後,當時在國外教書
的中國教授蔣彝想出了一個絕佳名字——可口可樂(Coca-Cola)。可以說,這個美妙傳
神的譯名,對可口可樂汽水後來風行華人市場,功不可沒。
  一個產品名稱的改變,能讓產品銷量倍增,甚至如“可口可樂”一樣化腐朽為神奇;
也能讓一家公司業績大受拖累,一年時間淨利潤下滑174%。
▲圖片來源:碧生源官網
  近日,碧生源發布的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5.14億元,同比下滑22.3%;
淨利潤虧損6871萬元,同比下滑174.4%。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了解到,公司業務分為茶產品和減肥藥,其中茶
產品包括常潤茶、減肥茶(現名常菁茶)等。常潤茶去年實現銷售收入約1.89億元,2015
年該值為2.74億元,同比下滑52%;減肥茶2016年銷售收入為2.09億元,2015年該值為
3.23億元,下滑35%。減肥藥2016年銷售收入為9346.6萬元,2015年該值為6338.8萬元,
增長47%。
  對於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碧生源稱,2016年公司最大的風險和市場挑戰是碧生源牌
減肥茶更名。
▲圖片來源:碧生源2016年年報
  據北京商報報道,“碧生源牌減肥茶”的更名,主要源於國家食藥監總局的一則規定
。2015年8月,食藥監總局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命名有關事項的公告》;去
年2月,食藥監總局又發布了《關於保健食品命名有關事項的公告》,公告顯示,自2016
年5月1日起,企業不得生產名稱中含有表述產品功能相關文字的保健食品,“碧生源牌減
肥茶”也因此“中槍”。雖然在2016年4月碧生源提交過減肥茶產品修訂注冊名稱的申請
,但並未獲食藥監總局批準,所以碧生源決定停止減肥茶的生產。
  此後,碧生源將減肥茶產品名稱更換為“碧生源牌常菁茶”,並於2016年11月15日獲
批,公司的減肥茶產品於2016年12月份恢複生產。碧生源方面表示,除中文產品名稱變更
以外,該減肥茶產品的保健功能、保健食品批號、生產工藝配方、產品原料、成分及口味
、產品劑型規格、產品說明書的內容、產品英文名稱等均未發生任何改變。但產品在更名
期間停產確實給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除了產品結構存在單一性問題以外,碧生源的廣告支出也很驚人。每日經濟新聞(微
信號:nbdnews)注意到,2016年年報顯示,碧生源的銷售及市場營銷開支為4284萬元,
其中廣告開支為1600萬元。
▲圖片來源:碧生源2016年年報
  對於業績過於依賴單一產品這一弊端,碧生源也有所認知。3月1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
,公司共出資近1.38億元,投資兩家大健康全產業鏈和研發型醫藥企業,向大健康全產業
鏈邁出實質性步伐。
  碧生源在公告中披露,其下屬全資公司北京澳特舒爾與中山萬漢、中山萬遠訂立投資
協議,北京澳特舒爾以近1.38億元的對價,持有中山萬漢及中山萬遠各51%的股權。該收
購完成後,碧生源將絕對控股該二家公司。
作者: qaz112086 (無尾熊)   2017-10-18 00:26:00
\⊙▽⊙/~by PTTNOW~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