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蘋果的邏輯來看,iPad Air系列就是全貼合螢幕的高階版本
這能從iPad Air 1、2出來的時候,同時有在賣的iPad 4 跟 iPad Mini 1234看的出來
但在iPad Pro出現之後出現了不同的情況,高階有iPad Pro
於是iPad Pro就取代了iPad Air,這時蘋果的邏輯是,不需要Air來打亂Pro市場
而iPad Pro賣到三代,出現了新賣點:二代筆、Face ID、全螢幕,價格也提高了不少
所以蘋果覺得iPad Pro 跟iPad 價格中間,可以有一個新的位置,就想起了iPad Air
反正iPad Pro 10.5也是全貼合,然後又沒有新賣點,就拿來作成iPad Air
14 15 16 1718 19-
↗高階 Air Air Pro Pro Pro (Face ID、 全貼合、二代筆、USBC)
iPad→中間 iPad Air iPad Air&Mini (TouchID、 全貼合、一代筆、Light)
↘低階 Mini Mini Mini Mini iPad (TouchID、無全貼合、一代筆、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