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oo.gl/r5F0Rd
美國蘋果公司對取得Apple Pay資格的國內8家銀行,下達總動員令。金融圈知情人士
透露,Apple與國內8家銀行簽約,除了一簽3年合約,也特別要求基本「配額」;
其中,大銀行到今年底必須至少發Apple Pay信用卡3萬張、中小型銀行額度則為1萬張。
對於這項任務,所有Apple Pay得標銀行,已經全力展開火拚。
趕在農曆春節後開工的前一天,Apple公告取得Apple Pay資格的7家銀行名單,包括
中信、玉山、台新、國泰、聯邦、北富銀、渣打。其中,中信銀、聯邦銀、台新銀、
玉山銀、國泰世華銀已獲金管會核准開辦;凱基銀則在2月上旬向金管會遞件,正由
金管會審查中。
據金融圈人士指出,最早一批上線Apple Pay的銀行,可能是中信、玉山、台新等3家
銀行,大約在3月中就會上線,至於其他銀行,倘若趕不及3月份上線,根據Apple Pay
與這些銀行的協議,應該會在5月初上線。
圈內人士指出,對於上述8家銀行而言,Apple Pay資格實在得來不易,除了出動多位
高層在大半年時間內數度前往上海拜會Apple的亞洲區最高主管廖光宇之外,即使終獲
對方點頭,所簽署的Apple Pay合約,亦具有高度的「挑戰性」。
據指出,Apple與銀行所簽署的Apple Pay合約,主要重點有三:1、合約每三年一次,
合約期滿,Apple將根據該行的發卡績效以及消費量,來決定是否續約;2、合作第一年,
就得完成一定的發卡量;3、若未完成一定的發卡量,那麼接下來2年的手續費,將逐年
遞增。
在上述合約內容裡,難度最高也最「牽一髮動全身」的,就是Apple Pay發卡量。
所謂發卡量,在行動支付上即為「登錄」,其中Apple對於大型銀行的要求,為每年保證
發卡至少3萬張,每筆交易手續費Apple Pay將抽1.2%,倘若沒達到,那麼第2年手續費
抽成率將提高至1.6%,但倘若第2年再沒達標,那麼手續費抽成率將再提高至2%。
由於這關乎得標銀行承作Apple Pay的成本,以及之後能否再續約,因此所有得標的銀行
已對此「磨刀霍霍」,若以Apple所要求的目標來看,在今年底之前,國內至少有10萬張
Apple Pay信用卡上路。
作者:
benck (小倫)
2017-02-20 10:01:00所以綁定一張就算1張?蠻簡單的感覺
對的,不會有一張叫做Apple Pay的信用卡就是把原有的信用卡完成登陸,算就該銀行的業績了
作者:
techih (Super)
2017-02-20 10:03:001.2%?千分之1.2吧?
台新早先推Richart,在數位金融已經練等過了,不成問題
作者:
kaihon (遇心與誠)
2017-02-20 10:25:00推台新 Richart !!!!!
我也是用台新Richart+GOGO紫狗卡,數位通路無敵啊
作者:
cwl717033 (正常人都會看指標搭捷運)
2017-02-20 10:28:00三月中也太久了吧…
作者:
pig (歡迎加入豬頭黨)
2017-02-20 10:29:00看其他地方的費率 0.12%-0.2% 的機會比較大
作者:
abram (科科)
2017-02-20 10:30:00還以為富邦會搶第一波 該去辦玉山的信用卡嗎?
作者:
niokei (信仰...)
2017-02-20 10:59:00一直拖一直拖,台灣競爭力就是被這些效率慢的審核單位給拖垮的
作者:
ATand (ATand)
2017-02-20 11:21:00想也知道誤植,是1.2‰靠...查了一下他家新聞,還真的是1.2%起跳,嚇死人
作者:
RKubica (哈蜜瓜服務)
2017-02-20 11:31:00這樣搞明年就沒人用了
作者: iPhoneStory (海賊迷) 2017-02-20 11:35:00
希望是三月初
作者:
cwl717033 (正常人都會看指標搭捷運)
2017-02-20 11:40:00其他家新聞會用一樣的1.2%是因為消息都是這篇轉載的吧
作者:
ckh26 (沒有)
2017-02-20 11:45:00根據去年9to5mac的文章,美國是0.15%,大陸是0.07%應該是0.12%才比較可能吧
作者: kanata0723 (分解茶) 2017-02-20 11:48:00
覺得是誤植 1.2%太高了 不太可能
作者:
erik777 (水樹奈奈紅白登場!!!)
2017-02-20 11:59:001.2%太恐怖了海外刷卡也才1.5%手續費最終也是轉嫁給消費者吧
作者:
pig (歡迎加入豬頭黨)
2017-02-20 12:03:00審核早就過了,現在是整合串接的階段吧?
手續費轉嫁消費者→消費者不辦卡→銀行失去Apple Pay來看看哪一家銀行會這麼搞 只會弄死自己
作者:
TCross2 (克羅斯)
2017-02-20 12:17:00這出國能用嗎?手續費?
出國當然能用,Apple Pay它就是在iPhone裡面的虛擬信用卡,只要你原本那張信用卡能做的,他都做得到不能做的它也做不到,手續費跟你原本那張信用卡一樣
作者:
kouta (Kk)
2017-02-20 12:29:00轉嫁除非是物價上漲 不然你會有感覺嗎
1.2加上回饋給消費者的 銀行豈不是要賠錢了 誤植吧
作者:
cwet (cwet)
2017-02-20 13:00:00假設ㄧ個人登錄3家不同銀行的話,算是同時幫三家銀行作業績嗎?
作者:
iPodIV (iPod 20G)
2017-02-20 13:27:00感應機普不普遍個人覺得比較重要
作者:
Luao47 (Luao)
2017-02-20 13:47:00出國也要你去的國家 感應系統跟我們的卡一樣
作者: ppppman (4pman) 2017-02-20 14:11:00
抽成是銀行跟apple的事 跟消費端無關 不用想太多啦
作者:
awpex127 (Brian)
2017-02-20 14:11:00希望帶動感應刷卡機普及 不然一堆店家都裝死 故意拖時間每次去生鮮超市 幾十元刷卡都被白眼 阿就不想留零錢阿
還好大型的量販店都有感應式刷卡機了,大潤發、家樂福全聯,這些都已經建置完成了
作者:
iceorz (喔喔~~~)
2017-02-20 14:16:00花旗呢?我要花旗啊啊啊啊
作者:
yulien2226 (5566lovetaiwan)
2017-02-20 14:25:00應該輕鬆達成發卡量吧
作者:
sosoing (望天)
2017-02-20 15:08:00花旗怎麼沒搶?
作者:
hatebus (牛奶大大)
2017-02-20 16:11:00基本上,現金、悠遊卡、手機都會帶在身上,看場合使用順序就是手機→悠遊卡→現金
作者:
Ekance (猜猜3)
2017-02-20 16:43:00是說站在經營角度 這麼死命要阿婆配 目的是?
作者:
cka 2017-02-20 16:52:00抽1.2%如此高 銀行真的有利潤嗎應該是%跟千分之的那個單位用錯, 1.2%根本別玩了
作者:
mathrew (Joey)
2017-02-20 17:14:00現在台灣剛進 市場超大 幹嘛不搶
作者:
mao777 (毛柒柒柒)
2017-02-20 17:36:00台灣也太多家銀行了吧 澳洲只有一家QQ
作者:
LoveBeam (LoveBeam)
2017-02-20 17:57:00Apple Pay最大的阻礙是LINE Pay
作者: loisfun (方方) 2017-02-20 18:00:00
大陸是前兩年不抽手續費,第三年開始抽0.07%,就算是這樣使用apple pay的人依然很少,大家還是習慣用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台灣抽1.2%也太多了吧
Line pay在支付方面不管怎麼看都是被Apple pay屌打日本是把原本的支付方式iD、QUICpay、Suica都整合到Apple pay裡面,所以根本沒東西可以跟它競爭
作者: hamasakino (orange) 2017-02-20 18:35:00
配額 不止電信業 連銀行耶 都要求配額
如果 apple pay不能刷7跟全家 那line pay還是有空間而且目前LINE PAY刷超商9%回饋太誘人了...但出了超商 LINE PAY感覺什麼事都不能做...
作者:
kouta (Kk)
2017-02-20 19:41:00超商的機器應該能感應吧
作者: shenyang (身癢抓抓) 2017-02-20 19:45:00
一定是誤植1.2% 話說消費者討論蘋果抽成做什麽?
作者: loisfun (方方) 2017-02-20 20:45:00
消費者討論抽成不奇怪吧,畢竟這個費用最終是要轉到消費者頭上的其實以台灣的行動支付現狀來看,1.2%不一定是誤植。美國普遍使用信用卡、大陸普遍使用微信支付寶,apple pay在這兩個國家都會遇到非常激烈的競爭,尤其是在中國大陸,apple pay幾乎沒有什麼競爭力。但是台灣目前用現金的人仍然佔大多數,apple pay幾乎沒有什麼競爭對手,抽多一點手續費也很正常
作者:
pig (歡迎加入豬頭黨)
2017-02-20 21:10:00apple pay 基本上客群就是原本有信用卡的人他是在拼能不能把這些卡轉換成Apple Pay,不是競爭啥的
作者:
cash35 (Englishness)
2017-02-20 21:39:00大部分時候我刷卡買東西 跟你用現金買東西 價格是一樣的
作者:
mathrew (Joey)
2017-02-20 21:42:00同樓上 所以很難轉嫁給消費者 難道要使用Apple Pay多給手續費嗎?
不可能轉嫁給消費者,譬如我刷100塊的東西,用ApplePay要收費101元,我想Apple跟銀行都不願樂見了,這樣有誰會用啊?
作者:
YuuKei (可惡的人類)
2017-02-20 22:46:00很好啊 為了推卡量各家銀行應該各種優惠吧優惠領完 如果未來真的要手續費大不了不要用其實拿卡片B一下Paywave就很快了
作者:
Luao47 (Luao)
2017-02-21 07:48:00台新現在有神卡 不一定比玉山差
GOGO紫狗跟黑狗搭配Richart,超威!幹掉富邦數位卡
作者:
r1t1r (r1t1r)
2017-02-21 13:36:00當然會轉移給消費者 真的收1.2%銀行不會要的轉移不會是轉移在帳單上 而是會變以後優惠變少
作者:
ckmShih (林檎技客 Ringo Geek)
2017-02-21 14:23:00對照同樣來自工商時報的新聞...
https://goo.gl/yU2Xvs"相對日本0.8%、大陸僅0.6%,台灣費率偏高"我覺得記者根本搞錯單位了...應該是千分之一吧...去年有報導說中國手續費只有美國一半,所以應該是 0.07%怎麼可能是 0.6%...
1.2%很貴嗎?銀行向百貨收取的手續費也是1%上下在跑
作者: loisfun (方方) 2017-02-25 19:44:00
1.2是Apple向銀行收取的費用,但是銀行也還要向商家收錢啊。如果銀行只收1,但是Apple卻要收1.2,就相當於銀行是在虧本做生意欸,你覺得銀行會這樣做嗎,最後當然會變成銀行向商家收取的手續費率提高,然後商家又會提高商品的售價以彌補多出來的手續費,最終還是轉到消費者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