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一些語意不清還有錯誤
看到大家討論這東西就想到我在前公司任職時有參與產業轉型,
課程中要各事業體去收集並分析新產業的發展性與可能性。
小弟當時提出的就是一個含深度探測 結合 AR / VR 的裝置。
昨天看到影片的時候,就特別有感。
想到在當時把重心放在具備空間掃描的照相(錄影)機上...最後無疾而終
我絕對不會說都是 Google Project Tango害的!
來看看Apple如何巧妙地解決(規避)了一些問題。
1. 硬體限制
數年前紅外線光源、矩陣投影還有攝影機等模組不論是體積還是解析度都不夠理想
另外就是micro processor不夠強,當空間資訊太多的時候就會變得極慢。
上述元件無法整合的狀況下光靠現有的資源根本沒辦法讓這些元件互相溝通。
2. 演算法
這部分一直是個超大的門檻!
空間描繪如果沒有演算法輔助,很容易會出現黑洞(也就是破碎的空間)
出現非連續面的結果就是要再用人工補足。
市面上的3D掃描器為求精準,不論是白光還是雷射;最好要有定位點來協助。
再輔以演算法去把非連續面補齊,或者是重複掃描來描述空間。
我們詢問過相關產業,大多數都推薦要找東歐的工程師來幫忙,他們是佼佼者!
但前公司沒有相關背景的人才,就算合作了也是雞同鴨講。
3. 商業模式
這點也是最後沒繼續做下去的原因,到底要怎麼賣這產品。
是消費型電子,還是專業用途。
如果是消費型電子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行銷力還有很棒的產品外觀,但很難
如果是專業用途的確可以把各種條件設死,但老闆認為這商業規模不足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