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
https://dict.idioms.moe.edu.tw/idiomView.jsp?ID=641&webMd=2&la=0
沐猴,獼猴。「沐猴而冠」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
比喻人虛有表象,卻不脫粗鄙的本質。#語本《史記.卷七.
項羽本紀》。後或以用「沐猴而冠」指獼猴性急,不能若人久
著冠帶,比喻性情暴躁,或用以諷刺無真才實學,依附權勢,
竊取名位的人。
"沐猴而冠"這個成語在稗官野史當中還衍生出一個小故事
當了國王的猴子,由於沒有真才實學
在殿堂上聽取群臣的上奏根本無法應答
只能像留聲機那樣地敷衍應付
但猴子的老婆,也就是猴后,卻相當有智慧
她在殿堂上都會代老公對這些上奏做記錄,替猴王想辦法
也就是因為有猴后的幫忙,才能讓國政不至於衰敗
這就是"猴后奏代記"的由來
後人還將其引申為"沒做啥事,卻能夠有高支持度"的寓意
所以當你聽到有人說"猴后奏代記"
就可以知道有人虛有其表,竊據名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