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玩具漲價的現象

作者: guets (guets)   2017-06-25 17:40:03
板上比較少有這種概括整個產業的探討文
對玩具漲價有感之餘 也對這議題頗有興趣的(畢業已久 放心 不是在做報告="=)
背後的原因應該很繁雜 我只是半瓶醋 板上應該很多大大可以探討這議題
簡單列一下目前聽過的說法:
1. 原物料上漲
最萬用易懂的答案 各行各業都拿來用
其實原物料往往也只漲了一點點 不過因為長鞭效應到了消費者時價格已經漲得很誇張了
且原物料跌的時候商家往往就閉嘴裝死XD
2. 工資上漲
塗裝阿婆比較貴了XD 但玩具生產線應該是朝科技化 降低人力需求的方向演進
就算固守舊法也永遠可以找到更便宜的國家來代工
3. 少子化 電玩的誕生
直接影響市場大小 市場不做大 價格也就壓不低
4. 目標族群年齡層上升
同上 小孩少又被電玩市場瓜分 反而是大叔們還帶有著美好的童年回憶
玩具精緻化 收藏性>把玩性 但無法解釋從以前目標年齡層就不低的玩具商 也是漲很兇
5. 收藏市場變大
跟第3點恰好相反 忘了在哪看過一個說法 以前就歐美日等比較有市場需求
現在中國東南亞很多人有錢了也加入收藏的行列 可以解釋限量商品的二手價格飆漲
但很多非限量的商品 定價也是漲很兇 市場大了不是應該要以量制價嗎?
6. 接單生產抓得更準
理論上降低庫存成本 但也因為清庫存的壓力少了 價格自然也不用太好賣
反正會買的還是會買? 再加上飢餓行銷 搞到熱門商品沒搶到第一波的要花更多錢買轉賣的
7. 定價策略
就我去美日玩的經驗 很多商品建議定價都只是定爽的 實際上各通路的折扣都很阿莎力
(除非是很搶手隨便喊價都賣得掉的系列)
可是到了台灣 往往就是定價跟匯率算一算還要加上商家利潤
8. 台灣人比較凱
不太清楚 不過很多國家的平價品牌到了台灣就自動變精品價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照理講網路世代消費者也不是笨蛋 都會上網比價了 但這種情形還是屢見不鮮
作者: logen (前しか向かねえ)   2017-06-25 17:42:00
就只是通膨 錢不值錢了
作者: guets (guets)   2017-06-25 17:51:00
啊對 忘了還有通膨這回事="=
作者: bck77211 (貝克)   2017-06-25 19:52:00
其實台灣買玩具真的很便宜很便宜了....
作者: mercury1011 (秋葉)   2017-06-25 20:03:00
尤其是跟日本和香港比……
作者: nondelivery (如此)   2017-06-25 20:04:00
近年台灣轉蛋重心偏向女性市場炒作一下 女森就跟風失心 塗裝很鳥的也在喊美搶收
作者: jokohnson (小宇皮皮)   2017-06-25 20:22:00
9特有文化,代理商將熱賣品(漲)與冷門貨(跌)綑一包進貨
作者: nondelivery (如此)   2017-06-25 20:22:00
店家或代理商抬價有恃無恐 樂補店租水電庫存成本
作者: jokohnson (小宇皮皮)   2017-06-25 20:24:00
專收冷門品從來不覺得玩具有漲價,幾乎是三折佛心價
作者: c2c10418 (瀠瀠)   2017-06-25 20:36:00
其實最近1年台灣的玩具算便宜的,店家也是不斷促銷特價活動
作者: HEATHSJ (小樂)   2017-06-25 20:37:00
定價調漲是沒啥關係臺灣鳥在整體玩具環境不健康
作者: initialdand (麻糬大王)   2017-06-25 22:36:00
PVC的定價真的是越來越高品質不見得有提昇但是最近幾隻大約2K多的品質也不差 所以根本就是廠商的問題
作者: mercury1011 (秋葉)   2017-06-25 23:17:00
廠商 如果是指代理商,其實他們收單也是跟著官方走如果是指發行商,只能說委託製造的大陸工廠的素質良莠不齊...買個玩具根本像在賭博...
作者: meimei2016 (meimei)   2017-06-26 08:25:00
推分析,買個食玩,娃娃覺得自己像盤子,台灣買真的貴
作者: gandalf2 (圓肚肚龍貓)   2017-06-26 11:27:00
推,很有趣的討論
作者: AAAdolph (郎斜)   2017-06-26 22:42:00
想當初買山口伊達正宗+真田幸村只要1600
作者: vian3254 (麥)   2017-06-26 22:49:00
推!我也想過這個問題
作者: mercury1011 (秋葉)   2017-06-27 10:29:00
其實原po列出的8點因素大概只佔20%80%主要原因是消費市場末端聯合炒作價格
作者: lionheartmax (max)   2017-06-27 13:00:00
METAL BUILD系列就是例子,明明有發售日幣可以參考店家聯合抬價,搞到以前一隻5千現在都要8千了..
作者: wnlee (攻擊性的小宇宙)   2017-06-27 17:10:00
房子才是徹底被聯合漲價過。玩具還會滯銷大崩盤很可怕。臉崩的 實品出來不如預期的啦,現貨價降價很多我也不想買。
作者: Kenny1206 (鋼彈宅肯胖)   2017-06-28 03:39:00
全部都在漲吧 何止玩具XD
作者: mintgemini (錯誤牛奶糖)   2017-06-29 02:27:00
直接看日幣定價其實也是上漲的,無論海洋堂或笨呆更別說pa改,扭蛋也都300丹起跳居多了,
作者: mars0510 (Mars)   2017-06-30 03:16:00
PA改真的很扯 價錢直逼12吋...玩不下去
作者: MichaelRedd   2017-07-09 19:15:00
記得當初第一代海賊王POP,我買娜美才800元10幾年前轉蛋當紅一顆50元,現在要DOUBLE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