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
我大概就是原PO所說,一直玩一直玩的那類人吧,
不會積極爭取自己的權益,
也不曾在拉板回應過相關訊息。
曾經,熱心參與同志活動的某任也像原PO一樣,
對我的冷漠非常憤怒。
當時我未多說什麼,
不過現在又看到類似的討論,
我就把第一次(參與同志權益發文)奉獻出來吧~
我簡單整理原PO的問題回答,
不過僅限於個人意見,不代表大多數一直玩的人想法。
一、關於這類文章的點閱率和推文率
只要我上PTT時有看到類似的文章,我一定會點進去看,
只是我不會推文也不會回文,也不一定會轉貼分享給朋友,
但若我覺得有什麼想法,多半會直接站內信給原PO,
或者私下和朋友討論交流,
故只著重檯面上的推文率,個人覺得有些偏頗。
二、為什麼只參加玩樂性質的活動?
因為可以認識朋友。
我一直認為玩樂性質的活動佔有很重要的社交性,
如果一直都是爭取權益的活動,大概只能凝聚一小部分的人,
所以同志運動永遠都是固定幾個人再發聲。
但玩樂性質的活動,可以連結一大群人,
若想將相關訊息傳遞出去,可以連結一大群人的活動就很重要。
其實會很感謝那些一直努力在爭取權益的人,
但這些人有時太學術了,很容易讓人產生距離跟權威感,
而伴隨著年紀增長,我感受到的是,
爭取權益並不是一項運動,而是政治,
要如何動員玩樂性質的這一大群人支持爭取權益的理念,
我覺得我們需要政治人才。
三、為什麼不站出來積極爭取?
有太多現實環境,或心理因素要考量了,
我的伴侶是老師,教的是公民,不可能高調的去爭取什麼,
但我們會討論可以傳達什麼資訊給小朋友。
其實我從不覺得我冷漠,
冷漠,我就沒有辦法和伴侶討論這些議題,
我只是不出現在需要抗爭的公開場合,
但在我的家人、工作、朋友面前,我毫無保留,也承接她們提出的種種問題。
另外一個因素是,
就如我所提,我覺得爭取權益是政治,
目前同志爭取權益的活動是較偏向學術方面,
參與的人大多也都是學者居多,
我不會覺得這樣不好,這也是需要的,
但政治家跟學者畢竟還是有所不同。
四、個人感言。
綠黨今年在我居住的地方,推出了一位候選人(我在拉板還未見他拉票呢...),
我當然會支持,
但我和伴侶討論過,我居住的區域有多少同志?又有多少人會投下這一票?
討論的結果,
如果希望能有同志可以選上市議員,可能得從很早的時候就佈局,
除了要勤跑目前各同志公開活動外,私下活動也要參加,
就像很多候選人會勤跑各大喪事跟結婚場,
並且最好將可以投票跟搬家的同志提前集中搬到某一區,
在全都投給那位候選人,這樣就有可能成功挺進市議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