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公聽會,有十分讓我訝異的數字出現。
原來在少子化這麼嚴重的社會下,還是有這麼多孩子是在不被期待下出生的。
我想到電影I'm Sam裡的小女孩,Lucy。她也曾是個不被期待的孩子。她的父親無法獨自扶養她長大。那麼她是誰照顧大的呢?是一個精神衰弱到無法出門的女士,她的弱智父親和他父親的弱智朋友們,最後還加上她的寄養父母。
所以今天如果來作個角色互換的遊戲,同樣讓一開始不被期待的孩子,變成受期待而且可以過得好,在充滿愛與包容的環境下長大。就算期待他們的是同志又有什麼不好?
同志一樣有愛,有能力,有朋友。並且要領養一個小孩是需要多大的覺悟,你們以為同志都不會考慮的嗎?我們考慮的可多了。同志和異性戀朋友一樣,都有朋友,有家人。我相信搶著當乾爸乾媽的一定多著是。還可以讓父母有孫兒可以疼愛,這孩子會被愛,生活中有男有女,他們不會性別錯亂。稱謂,不就跟一般家庭一樣,有需要這麼在意嗎?
這就像是,我30歲前同事都叫我妹妹,30過後很多人叫我姐姐,但還是有人小諾,諾諾,區諾娘的在喊我。我會因為人家怎麼稱謂我就會改變嗎?很明顯是多慮了。我要是有個小孩一定只準他跳針一輩子只可以叫我姐姐啊~
有些人怕同志領養的孩子被霸凌。其實要霸凌一個人不怕沒有理由。單親的,沒父母的,太矮的,太高的,太窮的,太有錢的。想霸凌一個人需要一定在某種條件下才去霸凌嗎?況且,今天談的是因為怕他們是少數所以怕他們被投以異樣眼光。那假設同志領養合法化且漸漸變為大宗,變成再平常不過的事,誰要以異樣眼光去看他們?
我自己也是個不受期待而出生的孩子,我能體會我需要愛需要被信任需要一個完整的家哪怕這個家沒有爸媽但凡只要有願意愛我對我付出的家人,那就是一種歸屬感。
所以,政府該評估的,不是同志領養這麼小鼻子小眼睛的問題,而是是否那些不被期待來到這世界上的這些孩子們。你們願意讓他們一輩子困惑,得不到愛,被凌虐被無視被社會豢養,還是該考慮,像瑞奇馬丁對他兒子說的,你沒有在爸爸的肚子裡過,但從很久以前一直到現在,你都在我心裡面。
你們為的是自私的傳統觀念,還是真心有想為孩子們想呢?我想答案早已不言而喻了。
Peace
以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