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馬修再見─關於死刑、LGBT、仇恨與憐憫

作者: hwf (pon)   2015-06-25 23:43:31
轉載自《換日線》網站
馬修再見─關於死刑、關於LGBT、關於仇恨與憐憫
馮倍思/華盛頓手記
沒看過那麼多陌生人一起哭。
陰暗的放映廳裡,近百位的觀眾,極盡壓抑的情緒。
我突然明白,為什麼導演、還有馬修的父母,在致詞完後就離場,
沒有跟我們一起看這部紀錄片《再見馬修,再見》 。
馬修的媽媽說,「對不起,但每看一次故事都還會痛。」
在美國LGBT人權月,這部紀錄片被邀請在國務院裡播放。
細微抽搐聲不斷擴散,我意識到,美國社會對這場發生在17年前的霸凌悲劇,
還是悲傷又憤怒的,非常憤怒。
螢幕上,馬修是一個擁有白皙皮膚、濃眉毛、半長金髮的21歲青年,
秀氣的臉龐像極了英國的偶像明星。他剛進入大學,加入一個同志社團,
在那裡,他第一次跟爸爸提到,自己「找到了快樂和安全感。」
1998年10月6日午夜,馬修在懷俄明州的一家酒吧,被兩位男子搭訕後,一同乘車離開。
18小時後,他被發現遭綑綁在荒野的一個柵欄,全身挫傷、倒在暗紅色的血泊中,
他的臉骨被打到塌陷、嘴唇腫脹、腦部遭多次重擊而陷入昏迷。
第一個到達現場的警探,原本還以為是個稻草人。
6天後,馬修走了。警方逮捕了兩位年輕嫌犯,法庭上,
他們用「同性戀恐慌症」為自己的「失控」辯護。
這種論點在當時的美國社會是可能成立的——同性婚姻的議題剛被搬上檯面,
反對的美國人高達七成(2015年最新民調是反對39%,支持57%);
當紅的脫口秀明星艾倫,因為出櫃而丟了工作;甚至有一幫「同志恐慌症」的擁護者,
大鬧馬修的喪禮,舉著「同性戀將下地獄」、「上帝厭惡同志」的標語,
在場外咒罵著「FAGS」。
另一群人,在美國各地點蠟燭祈福、在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大樓前集會,
哀悼並指責這個社會對「仇恨犯罪」的忽視與縱容。
他們對殺手幾近荒謬的辯護詞感到憤怒,「應該判死」!
社會因為馬修的慘死,分裂、焦躁不安。
關於決定:http://www.cw.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502&nid=5293
換日線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
作者: coc170923 (貓視吾)   2015-06-25 23:46:00
push
作者: Owen0820 (小春)   2015-06-26 01:38:00
作者: yyla (會家子)   2015-06-26 01:53:00
其實馬修那案子存在許多疑點與爭議,他的死可能跟恐同無關,而是一單涉及毒品的意外。對這事件感興趣的人,我很推薦一本書,書名是 The Book of Matt。
作者: Architect (仇恨、無恥、父權、暴力)   2015-06-26 11:53:00
但辯方的確用了 "gay panic" 來做了辯護,這點毋庸置疑,不管最直接的殺機為何,要說這整件案子跟恐同無關我個人無法認同。
作者: yyla (會家子)   2015-06-26 12:31:00
樓上,確實有滿強力的證據可以質疑gay panic這個奇特的辯論理由,包括被告之一與馬修熟識,並因毒品的關係有過性行為。當然這不表示該被告願意公開承認這件事。我只能說,這是一個
作者: Architect (仇恨、無恥、父權、暴力)   2015-06-26 12:34:00
我想樓上說的應該是跟這個有關?
作者: yyla (會家子)   2015-06-26 12:34:00
還頗值得深入瞭解的案子。
作者: wjp (Love Mi)   2015-06-26 13:14:00
很多年前看過The Laramie Project 這事件當年算是全球矚目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