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好像找不到適合的分類,
其實這是一個關注原住民議題的網路媒體平台Mata Taiwan、
在奧蘭多槍擊案發生後所刊登的一篇文章,
這一篇文章提了過去比較少在台灣所見的北美原住民與LQBTQ的交會。
==以下摘錄部份內容,全文請自行連結閱讀==
雙靈人(two-spirit或twospirit)──
指北美原住民中,不符合過往社會對特別性別刻板印象的人,
與主流社會所稱的 LGBTQ 社群有許多交集。
原本在 20 世紀末期,
非原住民的人類學家常以另一個名詞 berdache 稱呼部落中扮演多重性別角色者,
尤其指陰柔的原住民男性。
但由於 berdache 一詞的前身,
不管是法語的 bardache 或字根波斯語的 ????(barda),
均有負面,甚至歧視的意思。
部落間並非沒有自己的語言稱呼LGBTQ社群,
例如 Lakota 語的 wi?kte 和 Navajo 語的 nadleehe,
但 two-spirit(雙靈)卻從 1990 年開始逐漸受到北美原住民社群內的認同,
不但取代過往有歧視的 berdache,
甚至取代主流社會習慣稱呼的 gay(男同性戀)、
lesbian(女同性戀)和 trans(跨性別者)。
一般而言,原住民族並不喜歡泛稱詞,
因為泛稱詞常將各部落富饒特色的多元文化脈絡單一化,
但「雙靈人」卻是個例外,
廣泛受到北美原住民族中的 LGBTQ 社群接納、認同,
甚至也成為主流 LGBTQ 社群倡議的代詞。
在許多北美原住民族的部落裡,
雙靈人不但受到尊重,甚至在某些部落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例如在 Yuki 族是口述傳統傳承者與歌手;
在 Winnebago 與 Oglala Lakota 族中,是預言者;
在 Zuni、Navajo 及 Tohono O’odham 族中是製陶者;
甚至在 Oglala Lakota 與 Tohono O’odham 族中,
還承擔了為新生嬰兒命名的重要工作。
很多時候,部落甚至仰賴雙靈人照顧失親的孤兒或其他弱勢個體。
過往部落對雙靈人的重視,不僅存在國外原住民族間,也同樣發生在臺灣。
例如傳統太魯閣族中有 hagay(哈改)一詞,
即稱呼在軀體裡住了另一個靈魂的人,
在部落裡有時扮演靈媒的角色。
這樣的正面存在也成為 LGBTQ 社群倡議時所引述。
2013 年底,
國內原住民族青年陣線便以太魯閣族的 hagay 與泰雅族對於雙靈人的尊重與敬畏為例,
聲援同性婚姻與多元成家。
(中略)
雙靈人的身分,使他們同時需處理原住民族與部分 LGBTQ 的議題,
於是原民社群常強調對雙靈人價值觀的爭取,
其實是他們對殖民者長期壓迫的反動,
紐約東北雙靈協會的創辦人 Harlan Pruden 便強調,
「我們並非創造(雙靈人一詞),不像 LGBT 社群。
後者是基於(當代)人權運動的權利,
而我們是試圖找回過去的榮耀。」
這似乎是回到原住民族對主權的爭取。
但我卻大膽想像這樣的路線在某種程度上,
其實仍與 LGBTQ 的權利爭取連結在一起。
雙靈人的存在對當代 LGBTQ 倡議如此重要,
在於它讓我們在恆古長遠的人類歷史中,
看到一群祖先對於每個個體的存在可以賦予如此正面的價值;
而這種價值觀存在的重要性,是跨越時間與空間的:
即便你不一定要喜歡我的價值觀或我的存在,
但你願意守護我的存在、願意守護我的價值觀存在必要性 ──
也就是每個人身為人的人權。
雙靈人與 LGBTQ 就像兩個大圓,
彼此並非完全符合,卻有大量重疊之處,是可以彼此互相支持:
LGBTQ 讓雙靈人看見少數族群可以如何與主流社會抗衡,
或是找到當代部落無法給予支持之處;
而許多部落對雙靈人的支持,也讓 LGBTQ 了解到,
不一樣的靈魂可以在傳統社群關係間找到什麼樣的棲身之處。
正如掙扎於雙靈人與男同性戀認同間的 Navajo 族少年 Etcitty 也承認:
「性別認同,是我想找回雙靈人認同的開始。」
於是本次奧蘭多槍擊案發生後,
北美原住民的雙靈人社群紛紛公開譴責行凶者,
抗議社會不該繼續歧視 LGBTQ 與雙靈人社群,便一點也不意外。
全文請見Mata Taiwan網站:http://goo.gl/y3sQro
(絕對無毒無惡意網頁請放心點下去)
==我的碎碎念分隔線==
這篇文章真的是讓我長知識了,
關於這個世界的文化淵源和價值體系,
我們所知道的真的好少好少啊……
對於台灣原住民各族如何看待多元性別與LGBTQ這個議題,
我個人其實也非常感興趣,
可惜台灣目前的書寫或故事還不多,
更遑論對其他原住民族的書寫了,
總之就是想跟大家分享這篇文章,
希望可以讓大家看見更多世界的樣貌。
然後,這件事情真的很讓人傷心,仇恨到底為人類帶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