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關於與厭女症和解,與我的”被迫”厭女。

作者: watermoon12 (Deer&Dear)   2016-09-08 23:21:07
在看完周芷萱剛剛發的【與厭女症和解】一文,決定丟上自己的一點感想,
也希望能激起討論。
以上先轉貼周芷萱內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sherry.chou.twfm/posts/1093944094016416?pnref=story
縮網址:http://goo.gl/q6wLrv
---
關於與厭女症和解,與我的”被迫”厭女。
作為一個常常髒字滿天飛,喜歡裸體,愛好不穿內衣遊蕩,一天到晚意淫大奶小奶妹子的
死女同志生理女性,我看到這篇其實沒有太多想說的,只是簡單的想了一些我覺得很詭異
的地方,還有裏頭也會解釋到為何我想放在拉版討論:
在周的定義裡厭女症就是「厭惡所有關於女的,而所有關於女的都是不好的」,像是粉紅
色,高音頻,陰柔的外表,娘之類的。這些特質因為周厭女症的定義似乎以本質化的方式
進女性身分中,女性變得與生俱來就會帶著這些特質一起生活,而在周的生命經驗中,他
試圖努力地要擺脫這些被本質化的女性標籤,而與這些反面的特質就屬於男、陽剛、MAN
、好的,同樣也本質化成為男性特質(我可以把他想成是大家都在罵的父權嗎?)。然而
作為一個一直都不太符合那些”女性特質”而且並不因此覺得自己厭女、仇女的生理女性
,我並不覺得問題在於”厭惡那些周稱呼的女性特質”而產生的”厭女症”,而是女性特
質被狹隘到只有這些可能性,而男性的又歸去另外一邊,也就是男/女性別特質的二元化

假設我理解周在中學到大學時的叛逃其實是在抵抗狹隘的女性特質意義,那麼在她這篇和
解文中,相反地,她不僅沒有擴張原有的女性特質意義,反而重新再確認了,女性特質就
是:陰柔、高音頻、粉紅色、娘,而她的和解則是擁抱、接受這些女性特質,將過去的自
己定義為”厭女”。
這般和解定調,雖然她說「不會否定過去的自己」,卻仍暗示了過去陽剛的周是與自我衝
突的、叛逃的,直到和解才是順應了他該有的女性特質,像是服從天命一般,那麼敢問周
又如何看待所有以生理女的身分試圖叛逃並擴張刻板男女二元分類的主體,卻不以厭女定
義之呢?例如厭惡胸部的無性別生理女?例如很陽剛很鐵的石頭踢?例如覺得自己”女”
到不行但對主流來說絕對跟女沒關係的女性?例如遊走在性別之間,不男不女也可男可女
的女?這些人也厭女了嗎?
對於厭女症一詞,我認為在使用上有其危險性,我能夠理解周試圖說的是他厭惡刻板女性
特質,而且也厭惡自己符合那些刻板印象,但因為那些特質並非錯的,只是整體社會對於
這些特質的批評與攻擊,才使得自己也跟著討厭,或者是不想要成為這些特質的代言人之
一,但正因如此我才更要去問,為何這些特質都必須與女相關呢?為何這些特質必須要由
”女”與之和解呢?為何不能永恆地厭惡這些特質呢?
最後,補充一個很奇怪的一槍,假使有一天,真的有一天我說我要與我的”厭女”和解,
我也永遠不會成為厭女症定義中那些特質的樣貌,諸如陰柔的外表和打扮,高八度的音頻
,粉紅色etc,因為早在我厭女之前(假如),我更早就不符合這社會定義的女,無論是
身體樣貌或是氣質表現上皆是。那麼在此狀況下,我的厭女並不只是自願性的,而是被迫
的,被迫落入那個厭女定義的。如此一來,我究竟該宣稱與我的厭女和解,抑或是這世界
的性/別特質該被擴充才對呢?
作者: dusk21 (薄明)   2016-09-08 23:27:00
\( 除s뀠)/我的表符變成奇怪的東西了。
作者: white9cat (九命)   2016-09-08 23:35:00
沒有行距閱讀有障礙。
作者: stellah3aez (STE)   2016-09-08 23:38:00
我的理解中,父權指的不是陽剛跟男性,而是一種特定性別只能做特定事情的壓迫,所以才說男性有時也是父權的受害者(如玫瑰少年)
作者: potentiality ( )   2016-09-09 01:24:00
同意, 這很細的討論ㄟ
作者: cyj90162 (Hewwit)   2016-09-09 01:57:00
在我的理解裡要達成「厭女」的首要條件是要「自認為」討厭某些特質的原因是因為那些特質與女性有所連結,所以如原PO提到的各案例我認為只要他們接受自己的狀態的確並不構成厭女;而在和解的部分我認為如果以終於可以接受那些剛好是刻板印象中屬於女性的特質其實我也喜歡而且不用刻意避開他,這樣來理解應該可以比較避免是變回女生的這種概念?
作者: faceoffact (Out of nothing at all)   2016-09-09 03:19:00
行距過密讓我有閱讀障礙同意原po,不該讓女性來承擔「美的、娘的、不果決的」諸如此類的陰性特質。但又該用哪個辭彙來表示呢?以前看過講述厭女情節的書籍,著重在探討角色之間的關係,例如母親和子女或女兒對父母,進而延伸到個體對他人,再來才是社會群體對女性角色的壓迫。厭女應該蠻明顯就是針對性別,而非特性。值得一提的是,書中的確有提到女人也有厭女的情況,但是並非是單純地厭惡陰性特質。它可能是指類似「重男輕女」的想法或是自身陰影,使得母親本身認為自己沒有價值,也因此厭惡自己的女兒。很少把重點放在討厭特定某個陰性特質上。因此歸納起來,探討厭女的產生,更著重在歷史脈絡導致的行為,也就是喜惡的成因。而厭女很明顯就是針對女生,總不會是男生吧?FB文中,作者也只是針對自己而非他人,所以也很難確定就是厭女情節…
作者: maillot (賣油)   2016-09-09 04:21:00
周的問題是太快的把他對特定特質的抗拒歸咎到厭女心態,雖然可以理解周的經驗讓許多人能產生共鳴,但他的和解只是同意了女性可以擁有刻板印象裡的女性特質,並沒有消除那些特質與女性的連結,好似女人一定要肯定自己「身為女人」的事實,而且那是構成自我的必要條件
作者: ru899 (爆米花)   2016-09-09 23:46:00
這論調讓我聯想到某過氣歌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