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台灣同志遊行主題: 性平攻略由你說.人人 18 投彩虹
臺灣同志遊行 Taiwan LGBT Pride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156546725895586/
如果,學校有教過什麼是性別氣質,我是不是就不會再被欺負?
如果,主管有學過什麼是性別認同,我是否就可以不用再穿裙子?
如果,社會大眾都能真的理解不同,我是不是就不必再害怕被側目,能像一般人一樣地過
生活?
何時,可以不再有這些如果?
去年,臺灣同志遊行走上街頭,希望社會能重視性/別多元的性別平等教育(註1),讓看
見多元與認識差異的概念,能落實在每個人的心中;對此訴求,教育部在去年遊行當日有
了回應,重申對性平教育的堅定立場(註2),替性平教育的落實打了一劑強心針;但一年
過後的現在,反同公投(即愛家公投)(註3)卻打算用選票開啟另一個戰場,試圖讓「同
志教育」消失於學校的性平教育中!因此,在慨嘆假友善(註4)的「適齡性平教育」(註5)
混淆視聽的同時,讓遊盟(註6)決定今年再度提起需要被持續關注的議題——人人都需要
性平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是指:透過教育認識並理解各種性別(註7)、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
氣質,以及LGBTIQA──性多樣社群的文化差異,藉此消除因歧視而產生的霸凌與壓迫,
促進性別地位的實質平等。
簡單來說,性平教育的重點,是讓我們學習看見並認識各種不同的性別、性別氣質、性傾
向等「知識」(註8),而目前的性平課綱也有因應不同階段的學習歷程,規劃對應的課程
內容與教學設計(註9),希望讓學生藉由初步的認識,學會「理解」他人與自己的不同。
當我們學會以開放的心胸去認識他人,才有機會看見多元性/別的存在;當大家真的有在
生活中認識性多樣社群的朋友,自然就不會有「非我族類」的排斥與歧視,校園中如葉永
鋕(註10)、小雯(註11)等,甚至是台中市議會中無法發聲的孩子們(註12),自然不會再被
視為怪胎,而當整個社會的性多樣社群都能自在生活時,「我有很多同志朋友」──就是
最真實而溫暖的句子。
不幸的是,性平教育目前的處境非常危險。「性別平等教育法」中規定的時數每學期只有
至少 4 小時(註13),而教導認識同志的同志教育佔的時間更少;但反同公投第三案,卻
無視性平教育課綱的專業課程安排,正拿著「適齡」的說法洗腦家長(註14),想用選票抹
除同志生命的真實存在,甚至像今年瑞祥高中的性平教育講座(註15)、龍安國小的童書繪
本等(註16),僅是因為外校家長或議員施壓,就能讓學子們立刻少掉認識這個世界的另一
種可能。若未來即將上路的十二年國教課綱中,性平教育僅剩附錄(註17),那麼教科書中
相關的課程內容,將更容易被家長、學校左右,未來性平教育的落實,想必會更加艱難。
與你我更切身相關的是,校園內的性平教育只是我們學習「知識」的開端,出社會後的職
場、家庭、人際關係等,才更是我們需要長久面對的課題。但當我們離開校園後,其實並
沒有可以學習、接受性平教育知識或資訊的管道,因此家長、老師們才會不知道怎麼教孩
子;職場中的主管或同事,自然也很難理解並尊重與他們不同的人們;這樣的困境,除了
同志朋友會遇到外,陰柔的男生、陽剛的女生等較不符社會觀感的異性戀朋友們,也會受
到同樣的歧視與壓迫。因此,不論何種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氣質的人們,其實都需要
性平教育。
性平教育就像是一本攻略,幫助我們抵禦、攻克各種人生關卡中的歧視大魔王,當我們用
它來打敗歧視,並救下更多受傷的夥伴,通過關卡的成功率就愈高;而現在的狀況是,我
們的性平教育正處於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狀態,但年底的反同公投卻已虎視眈眈,正準
備將同志教育排除於性平教育之外,現在的我們,最直接能做的,就是號召親朋好友一起
參與公投,同時也請注意,年滿十八歲未滿二十歲的朋友,雖不能參與選舉的投票,但卻
可以投公投票。因此,若 11 月 24 日大選投票時,你或你的親朋好友剛好滿十八歲,請
記得提醒他返鄉投下象徵彩虹的一票!
臺灣同志遊行聯盟每年提出的訴求,都是希望引起各種議題的討論;今年除了公投需要關
注之外,我們希望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能在已經準備好的狀態下(註18),訴說或分享自
己的生命故事,或生活中遭遇歧視的經驗與感受,因為我們每個人的「不同」,都是性平
教育最佳的教材,當我們能讓別人看見,就能增加互相理解的可能;而每一年遊行走上街
頭,同樣也是讓更多人看見多元與差異,看見我們都能自在做自己的可能。在此,遊盟誠
摯邀請你我共同發聲,用自己的方式分享故事、訴說生命,同時也請為了還沒有力量做這
些事的朋友們,一同走上街頭,用我們的步伐,踏出未來沒有歧視的彩虹大道!
當歧視持續被消弭,就能減少如果;
但我們不走出來,就不會有那一天。
▃▃▃▃▃▃
要不要開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