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Youtube直播的旁邊留言開始,到現在fb開始有人抱怨莊律師講的不好,
認為她離題、沒一直謹守同志教育這個主題,卻講自己坐月子的例子、
講身邊同志的例子、或表現得太緊張太情緒化,沒有一直打臉對方。
這些言論,多出於挺同人士,我真的覺得莫名其妙,很不贊同。
我不但覺得莊律師講得很好,我甚至認為她的言論,對挺同公投很有幫助。
我認為莊律師心裡的預設觀眾,不是那些挺同人士、也不是曾獻瑩、
也不是有強烈信仰的反同人士,也不是那些真的很關心性平教育到底在教什麼的觀眾。
她的目的也不是在「辯贏對方」。
莊律師的敘述,對於一種人很有用,那就是他身邊沒有同志現身的人。
這種人本身可能是異性戀、可能是家長、他沒有被信仰綁住,但也沒特別關心同志議題,
也因為他心裡沒有特別的立場,他既會被反同的影響,也會被挺同的影響。
我認為莊律師分享自己作為一個媽媽、
作為一個異性戀同儕,因為過去沒有接受同志教育而感到對同志同學覺得抱歉,
就是在對剛剛上面這樣身份的人對話,而有這樣身份的人,不正是我們要拉攏的人?
莊律師的心路歷程分享,不正是在幫助這些沒有特定立場的異性戀家長,
勾勒出同志身為「人」的樣子,她利用她和同學之間的對話、讓那些異性戀家長知道,
那些同志就是活生生的生活在我們旁邊,而沒有受過同志教育的異性戀,
很可能正在(或曾經)當加害者而渾然不知。
對於很多中年以上的異性戀家長,他們連同志長怎麼樣都不知道,
在他們心目中,同志是遙遠的人物,絕對不會是住在隔壁的鄰居,
而是那些出現在特定性別團體的文青人士,出現在社會新聞的同志大遊行,
他們會在乎你有沒有打反同方的臉?
他們會在乎你有沒有按照辯論會模式,用理性沒有情緒的論述來緊扣主題?
沒有特定立場的異性戀家長,最後會去支持反同方的那三法案,
他們很多人是認為自己身邊沒有同志的(如陳雪的瑜伽老師)。
一旦他們身邊的同志現身,他們往往嚇一大跳,想不到同志就在他們身邊,
原來同志不是什麼遙遠的人物。
要挺同志、要挺同志教育、要挺婚姻不一男一女,
最根本的,不就是要先讓這些人的心中,出現同志身為「人」的樣子嗎?
而莊律師的敘述,不就是一直在讓同志「人性化」嗎?
這是同志教育、同志婚姻裡最根本的問題: 看到同志是「人」。
而不是只出現在電視新聞裡某些場合或是性別團體的人,
同志就是有血有肉、有情緒、會跟正在做月子的異性戀家長對話的人。
某些挺同人士,我知道你們在同志友善環境待久了,
早已把同志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路人甲乙」當作是理所當然,
所以覺得打臉對方很爽,有緊扣主題才是「理性」做法、釐清證據才是重點,
這些對我們想拉攏的觀眾群真的是重點嗎?
我聽到莊律師的論述方式,不是用什麼法律理論、教育術語來打臉,
而是整場用非常白話的文字,用真實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故事 (包含她自己身邊的例子,
也包含吳季剛,也包含演講後來找她聊天的學生),
這些令人親近的語言,都是讓同志變成有血有肉的人啊!
如果無法讓同志變的有血有肉,即使用邏輯辯贏了,也是讓挺同的人自爽而已,
對拉攏那些無特定立場的異性戀家長,真的有幫助嗎?
所以對於某些挺同人士,批評莊律師沒有一直緊扣同志教育主題、沒有打臉對方、
不夠理性,我真的覺得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