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看到以「我只是…」、「他只是…」開頭的句型,在下就有遁辭與推諉塞責的預感了……順便補強以上部分網友所示資訊:
http://imgur.com/1XDZbAlhttp://bit.ly/2DO5kSC 在下自2015年10月24至昨天,原本對呂小姐寄予高度正面期望……(接下來若要重演『在下揭露公眾人物以致其他網友針對在下』的情況,也有心理準備,唉……)還有,
http://bit.ly/2E1Rayi 這篇裡面有一段話是「[…]呂欣潔說,這場公投讓同志淪為公投實驗白老鼠[…]」如果為真,那當時任何硬要在萌萌愛家三案後推第14案的同運領導人物,是不是都難以卸責呢?而且呂小姐早期曾表態不贊成發起這次公投案,參照
http://bit.ly/2TOZuWF 當中呂小姐的自述:「[…]3. 從平權公投發起的第一天起,我也不避諱地跟很多人提過,我並不支持這個策略,團體們也沒有共識[…]」,既然事前不贊成,那事後責怪民進黨,當然可以被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