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工作因素,我大部分的時間不在台灣
間隔一定天數下,會再度出現台灣的入境大廳
距離是一種挑戰,難度高於台灣本島內的距離
低於大洋外的距離,因為我們時區相近或一致
我們會有這樣的機會,在距離間尋找相處之道,不管是遠或近
但是,當我們的物理關係變近了,是否能再度適應?
我不確定未來會怎樣,就好比,忽然開始我的飛行之旅(小腦表示難受)
但我的人生藍圖的最終站是回到台灣,我的故鄉
02
我的穿著樣貌在市場行情上,一向不明確
長相普通,不T不P,但我很喜歡自己的普通樣貌,和樸素平凡的打扮
所以,我的外貌,並不符合目前社會規範的「正」「美」「帥」
所以,我的頭髮會忽長或短,沒有人可以干預它的長度
甚至,我想要的時候,也會是個光頭
03
我是不高不矮的160,體重正處於人生巔峰
是一種彎腰,就會肉肉彼此相親相愛的碰觸的這樣
如果憂心健康,我會說,我真的很不健康,而且我一定會死
我開過刀,不管是意外的那種,還是疾病的那種
我是高危險死亡份子,剩下的使用期限大概是43~52年左右
04
我對飲食的偶發性不注重,導致吃了一個月的蔬果後,才意識到這叫「簡單素」
因為當時認為肉肉們頗貴,不想讓錢包太瘦
所以不自覺買了價錢品項都一樣可口的蔬菜
所以經濟方面,各付各的非常之很好,也是一種對自己負責的表現
我享受用自己賺的錢養活自己
人生有幸,所以若我有經濟上的困難,摯友和親人都是排隊搶付錢
所以,我愛他們,他們也愛我,但於此同時也更愛唸我...
_
如果以上的文字,是可以理解認同
那麼以下的文字,可以讓你再多想一分鐘
_
05
我認為我在我的人生,花了大部分的時間,探索我是誰
卻也幸運地,在為數不多的情感次數中,經歷與我性格相同、相異,以及男生交往
所以,我的情感觀,不會特別去區分只愛女性或男性
若論及分手原因,都是兩人之間的未來規劃、理念相差甚多
共商決議後,結束或轉為友人
06
兩個互不相識的人,甚至已活了超過三十年頭的人
都會形成一種獨特的個人風格
所以我想重點是,
在兩個迥然不同的習性下,是否能夠有彈性的達到兩人認可的中庸之道
人生本來就是在改變,只是改變的認同點是什麼
以及改變後所獲得的價值是否平衡
07 關於表徵
[-Ing]
偏好酸的咖啡/ 近期看了不少的工具書/ 最近正在種植小草
偶爾研究人群/ 喜歡速度/ 喜歡滿滿的工具物品/ 記憶力不太好
喜歡討論/ 喜歡問各式各樣的選擇問題/ 爬山不想過夜/ 持續普通
[Well]
- 以為韓粉是一種正夯的韓國食品
- 如果戶籍在高雄,我選陳其邁
- 偶爾把通訊軟體當作傳統簡訊
- 聽大眾流行的外語音樂
- 看普羅大眾的流行電影
[None]
- 不太看電視、影集、戲劇、沒有使用IG
- 不曾喜觀過田馥甄、陳琦貞、安博
- 不會主動參與同志大遊行
- 不想喝酒,不想抽菸
- 如果可以,不想用Google的服務和產品
08
這是一篇伴侶+夥伴為主,朋友為輔的自介文
我在新北,過完今年生日剛好35歲,外貌與年歲不一致
老實說,遠距離我同樣不能接受
但我更不想,因為距離的關係,而放棄
所以,如果物理距離,是你可以接受的現狀
那麼,我們可以在下次我回來的時候碰面,吃個無傷大雅的飯局
而在這之間的時間,可以文字,可以其他
09
不管是對於朋友、伴侶夥伴,我沒有設限
歡迎任何想認識我的朋友,也歡迎任何可加入的群組
最末,文字你,或你們
然後,站內信
或
[email protected]
XYZ
如果需要真相,如果這篇是我的履歷
那麼也讓我看看你的履歷,第三封信,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