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因為工作吵架…心情低落

作者: treehold (艷陽天裡的雨林)   2019-05-28 13:37:28
前一陣子看了本書剛好提到這,
他說到人在20歲時要找個大公司待,30歲可以找新創公司,40-50歲再冒險就風險大,所
以要做自己擅長的領域。我覺得頗有道理的。我也就是這樣的路徑。第一份工作在前50
大企業待了十年一直到中層,後面跳出來到新創做高層。
我之前也想過為什麼這樣的路徑會比較穩當呢。
我們在寫履歷時在工作經驗需要提到四個部份,一是做過什麼,二參與過什麼,三是領導
別人做什麼,最後一個是看別人做什麼。大公司最寶貴的經驗是最後一個"看別人做什麼"。
大公司裡每個人都只是螺絲釘,重點不在於自己真正做了什麼,而是看別人怎麼合作把這
件事完成。大公司之所以成為大公司,這件事通常跟組織能力脫離不了關係。 譬如騰訊
挖角宏碁的人資長。
宏碁的產品跟騰訊其實已經不在一個層面了,但組織能力仍然是中國企業渴望向台灣學的
部份。在一個優秀的公司看到是好的體系,好的組織架構,好的文化建設做人力資源體系
的支撐,而看到這件事是相當寶貴的。
加上培訓是很耗成本的,大部份的中小型企業很難花的下這樣的血本。
但大公司之所以能成為大公司,其中一塊也是對培訓的注重,培訓也會很大程度的影響員
工的成長。
獵頭在找人時,第一個是用公司名字做索引,譬如在MODEM領域誰比較強,就找這家公司
的關鍵字。他不太可能找一個沒沒無名的新創公司。一份好的職缺有時會有上萬人來應聘
,沒有對應的公司經歷做背書也很容易被忽略。
第二個是大公司很多只收大學剛畢業學生做訓練,因為公司文化的建設不容易,只收小白
鼠很常見。就算進去了,公司派系複雜,不是自己培養出來的人,升遷跟派系都容易邊緣
化。第三個是我想說新創公司能成功的機率,我待過集團裡有一家是台灣頂尖的風投機構
,略知風投一二。
頂尖的風投機構像是紅杉資本,軟銀等風投成功的機率只有1/10。這還是經過專業投資人
去篩選的,如果是沒經過篩選的,那統計局的資料有寫,新創公司在前三年死亡的機率是
95%。所以綜合前兩項,如果你沒有一個知名公司做為履歷背書,人家會很難從履歷表或
面試裡知道你的水平,你很可能會少很多工作機會。即使你在這家新創練著十八般武藝,
也很可能懷材不遇。所以以職涯來考慮,有能力選擇一個大公司,應該要儘量選大公司,
而且是這家公司的核心部門。業務導向的去業務部門,研發導向的去研發部門,之類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