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晚的出生(?)加上過晚的啟蒙,
讓我錯過了整個1990年代女同志文化,
當我開始對女同志空間感到好奇的時候,
台北就只剩下幾間T吧、拉板變得冷清,
女同志也漸漸苦於無處約_,
連app都只剩下機器人(無誤)。
1990年代蓬勃的同志文學、
大學時在女書店1.0瞥見的精彩角落,
甚至拉板精華區的各種討論
仍然讓我對這個時空心生嚮往。
我未曾經歷的時代,
某種程度上正從彼端告知,
我(我們)何以擁有今日,
同時曾經有那麼多的人這樣生活、
這樣思考、這樣戀愛、這樣煩惱。
今年五月在White Chapel Gallery看到一檔
關於倫敦酷兒空間的文件展,
從1980年代直至今日,
把倫敦各處角落酷兒棲居之所的興衰起落,
一一透過史料和口述訪談展示出來。
入口處貼了滿牆的gay bar, lesbian bar的廣告,
都是在網路仍不興盛的時代留存下來的珍貴史料。
當時心想,如果能看到台灣版本的同志空間就好了。
對我而言這些都是陌生的史前史,
台灣同志卻是從這裡摸索出自己的樣子,
甚至奮力與各種污名對抗。
也就是大約從那個時間開始,
和女友注意到一直欣賞的幾位創作者組成的沃時文化在空總駐地,
開始了一個計畫「一次重訪台灣同志污名史的邀請」(名字有夠難記)。
這個計畫從史料的搜集開始,
蒐齊了《女朋友》、《愛報》等女同志刊物,
以及各種研究論述和相關創作,
甚至找到吳紹文與同平安等人在座談中
分享他們所見證和經歷過不同世代的女同志生命史。
另外也透過三次工作坊的互動,邀請參與者重新思考「污名」與「差異」。
最有趣的是他們找來了幾位創作者,
以視覺藝術、文字創作、訪談等方式進一步提出邀請。
可惜我因為工作忙碌,
無法參與每次的活動
(同時也常常被隔壁從事白色恐怖調查的安魂工作隊吸走注意力><),
但仍然在可及的範圍默默關心著他們的努力。
同遊那天,我們並沒有前往遊行,
而是到空總看了他們的開放工作室。
其實參與的創作者並不都擁有同志身分,
他們仍然從自己的位置向未知的角落探勘,
從「圈外」寫下一則則邀請。
他們讓同志污名的思考不停留在櫃子裡,
同時也正視「同志在社會中」的這個事實,
還原了污名的脈絡和過程,
邀請我們去經歷並且重省「人因差異而受辱」這件事。
我特別喜歡汪正翔的〈stigma〉和陳亭聿的〈Heaven去你的天堂〉。
作為攝影師,前者透過翻拍女同志刊物內頁,
再請參與者用貼紙標記這些去脈絡的圖象,
思考圖象、認知與污名間的關係;
後者則是以聲音劇場搭配著1990年代的同志文件,
重返1998年的T吧偷拍事件,
再現同志族群面對外界窺視的複雜狀態。
無論窺視或者貼下標籤,
在那當下都有活生生的人正感受著掙扎、衝突和傷痛,
我們如何感知這點,
或許也關係著我們如何對待那些存在於過去或彼端的差異。
我想比起同運一直以來聲張的「同」,
我更好奇和關心的是「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