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人還在前公司任職時,曾經有個陌生女子送來臉書交友邀請,我想也許是間接好友就接受了。他大概終於有時間瀏覽相片後,失望的說原來我也是女生(不才07年”被”外國友人申請註冊,名稱頭貼什麼的都像個殭屍帳號),原來他是看了簡介裡的公司資訊選的。話鋒一轉,突然變成真情時間:「我看你也是女生才直接問你的,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認識台積電的男生呢?」順手封鎖之餘也驚覺原來傳說都是真的!(當時還不流行類似貓咪找現成阿公阿嬤的那種傳說)
題外話一下,理工男兒的確有不少單純出身男校而久久未在市場流動的好人,上一個頂著公司光環跟著部門前輩去聯誼的同學,孩子已經週歲了。二類組裡男多女少的環境裡,女同志的處境何嘗不是如此呢?
敝人爬文不勤,拉版似乎沒有針對工作收入的徵求與介紹標註,本著「同志也跟所有其他人一樣」的基礎,這在徵友徵婚市場特別少見。
在女同志這麼講究心靈契合、政治正確(就先忽略左膠集團標配那種甚者)的環境下談錢,似乎欠鞭討噓。但也正是女性重視長久關係經營,比起跨年去台東群聚抱抱玩親親,更多人宅在家做年度收支統計;隨年齡層推進,板上也多有「年上」群組;適逢同婚立法通過,未來規劃變得更容易想像。若不限於轟轟烈烈的談一場戀愛,工作、保險、買房、柴米油鹽、退休金規劃,就像所有其他人一樣,一定也有人對於生活品質有所要求,介意扶養軟爛撒嬌巨嬰(或是特別樂於扶養,畢竟持家不易),怎麼會沒有人在收入上做要求,最多只敢寫「經濟獨立」?
不才孤陋寡聞,自以為這些高收入高社經地位的單身女性是不會大肆創建社團標記而默默散落在各處。(當然,連面試求職的技巧板上都有歧見,也許早就有這種團組)大概自介時沒有人想要寫太白,免得像土豪招親。另一邊則過於隱晦,描述life style但卻沒有說清楚誰來付清。相愛容易相處難,討論過無數三觀四維案例,但收入這種影響深遠卻無比膚淺(一翻兩瞪眼)的項目似乎在自介中政治不夠正確。
僅以此文,為潛在的市場客群試試水溫,看能否有人勇敢的來尋找那些事業有成的高價股、醫師律師工程師的績優股、進入輪班星人編制的潛力股。畢竟,這對條件明確的客群來說真的省時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