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這篇文的時候充滿了糾結,覺得現下的自己並不符合徵友的理想條件,不過後來想想,願意回信的人自然是可以接受這些前提的吧,所以我來了。
現在的我在離台灣六小時時差的地方,獨自身處異處加深了在情感上的陪伴需求;並不是單指親密關係,光是可以聊聊天、分享生活,對我來說就已經足夠重要。(在國外沒有朋友,真的好!憋!屈!)
以前一度號稱自己並不相信人類是群居動物,現在只想穿越回去狠狠打自己的臉。
來國外這幾個月,除了見識到認知以外的世界,對我來說也是探索生涯的過程,同時不斷在認識自己(還有打臉自己)。
二十五歲的年紀,過去曾覺得「是大人」、客觀認為「不算很年輕但也不老」,現下卻感覺仿若嬰兒,許多困住自己的癥結點才剛摸索出雛形,甚至一些人生命題根本還沒到來;卻也漸漸接受了這樣的毫無頭緒,體悟到無論幾歲都是在不斷蛻變的過程,每次結束都是開始。
雖然這樣的迷茫讓習慣「知道自己在幹嘛」的我有點崩潰,不過認知到自己的無知,好過以為自己知道一切(吧)。
說了這麼多,還是講一點白話的不要那麼murmur的東西好了:
我覺得有能夠分享瑣事的對象是很重要的,或許只是今天吃了什麼、看到什麼好笑的新聞、互相抱怨工作與日常,雖然聽起來很沒營養,但人生正是這些細碎的內容組成的啊。
如果你不介意時差,我有很多好笑的梗圖或新聞來源可以分享,如果你對歐洲食物多貴多難吃有興趣,我很樂意向你吐槽。(當然也可以分享一些美景)
近期正在面臨是否要回台灣的抉擇,其實差別也只是現在回去與半年後回去而已,但我真的很容易陷入死腦筋,假如你擅長給建議或是傾聽,你就是我的浮木!我每天都有好多的小劇場嗚嗚嗚,自己跟自己murmur超久還是沒答案,同一個問題今天想開了明天又會陷進去,不管能一語驚醒夢中人或是純粹看著我焦慮都好,在迷惘的時候,光是能有人陪伴就非常好了啊!
其實還有很多想打的,但怕篇幅太長,就直接來關鍵字好了(轉折突兀):
25/藝文產業/身高體重一般/不分/長髮/已出櫃/短期在國外/華語音樂/吉他/蔡健雅/A-Lin/魏如萱/現代文學/性別/社會議題/NBA/貓/凱特布蘭琪/芋頭控/YouTube重度觀看/定期定額捐款友洗
根據過往經驗,如果你三十歲以上,我們聊得來的機率偏高!如果你不分偏陽剛,我們看對眼的機率偏高!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寄信來,今年的幸運指數也會偏高!(沒有,我亂講的)
附上一張真相,雖然我極度不推這個景點XDD
https://i.imgur.com/THDGY78.jpg
歡迎你寄站內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