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ptt.cc/bbs/LivingGoods/M.1677652711.A.5C3.html?from=moptt
看到雨果老闆很大聲的呼籲,應該提供公開的知識。
我來淌最後一次水好了,但內文,對或錯,給各位自由心證。
我對於敢直接公開用自己身份說話的,無論是非,我都覺得是好事啦,有時候是客戶或業
者立場或產業知識琢磨的夠不夠深而已。
我不是沙發業者,但曾涉獵沙發原物料,最後沒碰這品項,因為沙發原物料的水比床墊深
。
先回應泡棉成本和彈簧成本,首先彈簧有分獨立筒,連結式,還有一種是沙發底層用的S
鋼線。S鋼線基本上我跑遍台北的沙發材料行(其實上游也沒幾間),都沒有台灣製品,幾
乎都中國,所以對於想做溯源的我,最後放棄。
離題了,回應成本與耐用問題。
跨類別成本和耐用其實不是正相關,除非同一個類型品項比較才可能是正相關。
不然拿最耐用的彈簧打最爛的泡棉或拿好泡棉打爛彈簧,其實都會得到各支持方想要的結
果。所以一堆人才會被以一堆說法懵的亂七八糟。
所以同品項類型來看,例如同樣厚度的泡棉相互比較,通常密度愈高者愈耐用也愈貴(這
算正相關)。
彈簧一樣,同一種彈簧(理論上成本高的彈簧代表用料愈足愈貴,相對耐用)。
泡棉有分密度、製程、模具發泡或發泡切割,更不用說那些黑料白料的比例配方了。製程
配方又有關泡棉密度限制,不過統整來說,泡棉可以先就密度看成本和耐用度來做基礎判
斷大略是沒問題的。
彈簧的部分,是台灣製還是哪裡進口也有成本差異,如果要看耐用度,基礎可以用數量和
線徑先做基礎判斷。產地基本上大多和認證、安心度、認同感、是否能支持台灣產業的企
業責任那些相關性而已。
以墊料實際來說,同樣厚度來看,例如15公分厚的彈簧和15公分厚的高密度泡棉(至少過3
0kg密度比),大多時候泡棉成本會比較高沒錯。
也定義一下耐用度,如果耐用度指的是,「長期物性變化的感受程度,回軟或物理疲乏的
明顯程度」。
那麼高密度泡棉大多應該也是略勝沒錯。
舉例我個人看法,在床墊領域裡,獨立筒彈簧代表是simmons,連結是sealy,泡棉是temp
ur。誰的基礎價格最貴?
答案是 tempur > simmons > sealy
耐用度呢?
tempur > sealy > simmons(個人看法喔)
所以成本和耐用度不一定正相關。
但我個人認為沙發的好品質的S型鋼看來很耐啦,感覺耐用不輸泡棉。只是產地不是台灣
而已。
—
我也說一下,彈簧就不好嗎,完全沒優點嗎?其實每一樣原物料都會有優點有缺點。
彈簧的特性就是在同一個價格上,能帶來的舒適感(彈性感/回饋感)比泡棉舒服,並且搭
配不同個性的泡棉可以呈現的坐感和躺感比較多元。
全部以泡棉作為層疊研發,就是得多耗費很多的心思,才能疊出多數大眾口味喜歡的坐躺
感。
所以呢~舒適也不代表耐用是明確的,我建議用戶挑產品要有認知,可能有舒適,就沒有
耐用。有耐用,就不見得有舒適。
有沒有舒適又耐用的產品,有,通常很貴。
只是比較慘的是,就算貴,我們如果沒有清楚知道訂出自己的需求標準,可能花上大錢,
結果仍不會滿意啦!然後成天換品牌,還認為是品牌問題,不太清楚其實是產品知識認知
落差的問題。
—
其實我真的很不想在這版淌渾水,後期也幾乎不在公司營運日常裡,都在做些不務正業的
事。
以前也是回文也是蠻直接的,自從到NGO裡被洗禮過了以後,發現其實好像鄉民好像這調
性也是滿可愛的啦!
這次除了提供一點業內知識,這次順便跟過去得罪過的版友致上歉意 :)
我只在本串回文,其他都不再淌渾水啦~
ps,
雨果老闆,息怒息怒,我以前也和你一樣,對業界很多現象很不爽啦,拜託,光是我文案
都被抄到有夠無言,連保固文我自己寫的都抄。
不過放心啦,用心做,照顧好客戶,好好活著踏實做,客戶還是會回來鼓勵你的啦。
隨便撈一個我們客戶在CRM的家系圖分享給你
https://i.imgur.com/tsLBveB.jpg
其實同業什麼說法真的不會決定我們的生意好壞或穩定,好好照顧好承諾和客戶,那才是
我們最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