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對無肉料理的印象,以蔬菜菇類及水果入菜,輕爽無負擔。但對素食的印象,恐怕
是一些無味道或是假動物的加工菜料;像是假雞肉、假魚肉等。很多親戚朋友打死都不吃
素食,因為前述原因。但兩著差異並不大呀,有這僵固印象,恐怕是來自素食小吃或大部
分人不知如何作無肉料理。
從小吃過很棒美味的無肉美食。在不愛吃食物的年代,常常是最好只吃白飯澆淋湯,以最
快的速度離開餐桌。有一年暑假被留在佛寺打佛七,那七日最期待的時間就是吃飯。每樣
菜料理得令人食指大動,掌廚的老師伯對每樣食材調理應是充滿熱情,才能讓不愛吃青菜
的小時候,打完佛七後準備只吃素食度過餘生。
後來才知母親的無肉料理工夫不輸摻肉料理。早年年菜大魚大肉,珍貴海味擺滿餐桌,後
來祖輩長期茹素及開始拜素菜,過年及其他時間,餐桌出現無肉料理的頻率越來越高。大
家一致決定將以往出現的母雞魚翅湯及其他肉食料理,改為猴頭菇當歸湯及其他蓮子百合
、香椿調味等無肉料理,取代早年一堆肉食。這些無肉料理,很快完食。即使自認為肉食
的其他家人,也不再只吃含肉料理。
隔壁有位八十多歲的老婆婆,常常吃到家中端過去的料理,常常吃了後回頭問了後才知道
,無肉料理可以如此美味。另一位隣居,長年茹素,不吃蔬菜只吃素肉,他家的其他家人
討厭吃素食。一日家中端一大鍋無肉魯鍋給他們,當日被他和他家不愛吃素菜的家人完食
(那一鍋可以在我家吃上二、三天)。
家中無肉料理多以菇類、蔬菜、豆皮(未炸過)、豆類、水果、根莖類等,以果醋、純釀醬
油、香椿等做調味變化。料理重點不在是否含肉,重點是對食材以它的特性做最適合它的
調合及料理。